1. 首页 > 财经资讯

北京路步行街“南拓” 步行总长度达到4.7公里

  3月15日,广州市越秀区政府联合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对外发布通告称,根据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期的工作部署,计划于今年4月16日至6月15日期间,在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试行全日步行化管理,府学西街(圣贤里以南,金佰利广场停车场入口以北)则试行节假日(双休日及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步行化管理。北京路步行街进一步“南拓”。

  二期改造对标英国伦敦牛津街

  步行区域拓展工作是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的重点项目之一。在一期的基础上,越秀区启动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期工作,进一步扩大全国示范步行街的示范效应,将北京路打造为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展示体验窗口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北京路商业载体不足、商业业态传统、周边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越秀区对标英国伦敦牛津街、上海南京路等国内外先进步行街的经验做法,将北京路从步行街逐步向步行区进行提升转变,计划近期先行启动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府学西街的步行区域拓展。北京路步行街主街将从现有的700米延长至960米,辅街从2.8公里延长至3.7公里,步行总长度达到4.7公里,商业体量从57.3万平方米增加至63.6万平方米,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主街+后街”步行区域,进一步带动周边高第街、泰康路、大南路、文明路、府学西街等道路街巷的营商环境和街区环境品质提升,挖掘整合周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北京路的游玩体验,满足市民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保护和复兴广州传统中轴线

  记者还了解到,除加快推进步行区域拓展工作外,越秀区还以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期为主要抓手,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缔造的方式,对北京路南段、西片的文化、民生、产业、环境、交通进行升级改造。

  向西将北京路“古代中轴线”与起义路海珠广场“近代传统中轴线”连贯打通,全线保护和复兴广州传统中轴线,变“街”为“片”,深化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经验,连片形成北京路——海珠广场“广府活力区”;向南将北京路步行街分期逐步延伸至天字码头,串联北京路、珠江、小蛮腰等广州知名景点,打造“逛北京路,游珠江,登小蛮腰”老城市新活力的经典游径,重现广州“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城市画卷。

  此外,越秀区还提到,将高质量实施许地片区文物保护修缮,将许卓、许广平、鲁迅、两广区委军委旧址、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等红色记忆,以及玉带濠、高第街等历史人文故事,演绎为鲜活生动的文化场景。活化利用北京路南段及周边泰康路、大南路、文明路、万福路、高第街等历史街区,精心织补传统街巷肌理,“一栋一策”修复传统建筑,以“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修复骑楼风貌示范段,引入具有活力的产业业态,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补齐老城区生活配套不足

  与此同时,拓展工作中,相关部门结合将在今年5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管理规定》,进一步提升北京路在历史文化保护、老字号和非遗保护传承、产业发展和消费创新、文商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管理水平。推动5G、超高清、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北京路落地实施,加快街区数字升级和“诚信商圈”二期建设,全面推动数字技术在服务消费、服务商户、服务管理上的应用,推动智慧化应用转化为商户的活力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过程中,越秀区将以项目为主要抓手,优化北京路周边交通组织,增设公厕、社区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公建配套,实行雨污分流、三线下地、老旧管网更新,高质量打造更有温度的小广场、微绿地等公共空间,以改造优环境、提品质、惠民生,补齐老城区、老街巷内生活配套的不足和短板。

  步行街周边交通有所调整

  在4月16日至6月15日步行化管理期间,越秀区将会同市交警、交通部门,对北京路步行街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调整。取消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南北向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功能,途经车辆需绕行文德路或起义路,行人通道功能维持不变。保留大南路、文明路、泰康路和万福路机动车东西向的通行功能不变。

  同时,府学西街(圣贤里以南,金佰利广场停车场入口以北)在步行化管理期间,节假日前一天晚上8时至节假日最后一天晚上10时,取消南北向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功能,途经车辆需绕行文德路,行人通道功能维持不变。保留府学西街内城壹汇、金佰利广场、名盛广场停车场进出通道。

  此外,原途经“北京南”公交站点的公交线路,将分流至周边大南路、文明路、万福路、泰康路等现有公交站点;原设在北京路天河城北门的广州旅游观光巴士线路,调整至广卫路昌兴街路口。

(文章来源:金羊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