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食品营销不能无底线

  近期,部分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食品外包装或营销语中含有色情暗示、违背社会风尚等内容,引发社会关注。对此,我市开展专项检查,加大执法、教育力度,严查严治面向未成年人的无底线营销。这一行动令人拍手称快。

  在不少成年人的记忆中,大白兔奶糖、麦丽素、干脆面等童年零食不仅带来味蕾上的快乐,更是童真童趣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惜“剑走偏锋”,打违背公序良俗的擦边球,广告营销中夹杂各种恶搞以及含有软色情图片内容,堂而皇之向未成年人进行无底线营销。

  这些披着低俗马甲的食品不仅突破了道德底线,甚至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广告法已将之列为明令禁止的情形,明确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且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

  因此,对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的违法违规行为,须多方合力、重拳出击、正本清源。要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无底线营销黑手,各级公安、市场监管、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重点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通过查办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严惩一批违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

  同时,畅通举报监督渠道,利用传统媒体与网站、微信平台相结合等方式,及时公布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对符合条件的举报人给予奖励,让群众“能举报”“敢举报”“想举报”。

  此外,学校和家长还要加强教育引导,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提高孩子自觉识别、抵制无底线营销食品行为的能力。只有多方联动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才能让祖国的花朵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章来源:梧州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