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经济恢复引发实体黄金需求热,各国**储备黄金加速“逃离”美国!
国际金价近期下跌,引发亚洲买家频频出动,借低位购入黄金。
据彭博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国媒体报道,部分数据指标显示,亚洲国家黄金需求开始出现反弹。但与此同时,各国央行转变为黄金的净卖家。
购金需求恢复
在经历近一年的萧条后,零售商开始购入更多的黄金制品。去年疫情较为严峻,许多原本有黄金制品购买计划的消费者推迟消费。不过,近两个月以来,亚洲多国民众对疫情的担忧逐渐缓解,而黄金价格锐减至近九月低谷,叠加因素使得亚洲国家黄金需求转旺。
彭博社称,印度和马来西亚民众开始囤积黄金,这源于两国的婚礼需求和投资需求。而中国农历新年也极大刺激了黄金的零售量,韩国的零售业投资者也大量囤积黄金。
过去一段时间,债券收益率上升和黄金ETF基金的资金外流重创了黄金价格,不过,近期众多国家对于实物黄金的需求堵住了金价的下滑趋势。
实物黄金需求向好也在影响非实物的金融市场的黄金价格。渣打银行贵金属分析师Suki Cooper认为,不断受到冲击的黄金价格开始得到缓解。
除了社会投资和零售消费需求的反弹,亚洲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情况也备受关注。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各国央行在一年半以来首次成为黄金的净出售者。当月全球央行的黄金净出售量约为12.3吨。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称,上述数据反映出各国腾出资源来应对新冠疫情危机,一些主要买家的需求随之减少。
就在去年,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亚洲多国纷纷出售部分黄金储备或停止购买黄金。法国外贸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各国央行面临流动性压力,这并不是贮藏黄金的好时机。
据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统计数据,该国在2020年的前8个月出售价值58亿的黄金,成为官方出售黄金最多的国家。
俄罗斯和中国官方也在2020年暂缓加购储备黄金。鉴于过去5年已经购买了价值约400亿美元的黄金,俄罗斯央行于2020年4月宣布暂停购买黄金。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0全年,中国官方黄金储备量保持在6264万盎司,并未宣布任何增持举措。
不过,据世界黄金协会3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首月各国央行重回小幅净售金状态,黄金储备减少9.4吨,是自2020年6月以来的第三个净售金月,也是售金量最少的一个月。
四家央行的动态导致了全球央行黄金储备的整体变化。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央行分别买入8.1吨和2.8吨黄金,是1月仅有的实质性增储黄金的两家央行。两国均为黄金生产国,也是近年来频繁购买黄金的国家。土耳其和俄罗斯央行为本月主要减少黄金储备的央行,分别售出17.2吨和3.1吨。
截至2021年2月,中国央行黄金储备量仍延续2020年,维持在6264万盎司水平。
虽然目前全球央行购金速度出现放缓,但净购买黄金的数量仍超过出售黄金的央行数量。花旗预测,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需求将在2021年再次反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