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农行天津分行发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 助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天津武清城关镇南园村裕源牧草专业合作社收到了农行天津分行发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该笔贷款是农业银行在武清区域内首笔以“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模式发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

  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南园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8月,利用240亩流转土地,发展西兰花、娃娃菜等特色蔬菜规模化大棚种植。由于大棚种植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合作社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农行武清支行了解到城关镇南园村的需求后,立即到实地开展信贷调查。

  针对该类特殊信贷主体,该行通过“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模式,即由农担公司提供增信措施为企业提供担保,银行建立绿色通道,对该类贷款业务“应批尽批、即来即批”。该行克服疫情期间各种影响,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贷款发放流程。据该行介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是农业银行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农村经济、助力农民增收,创新研发的信贷品种,满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合理资金需求,助力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增强自身造血能力,预计年内可带动天津武清区1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万元左右。

  长期以来,农行天津分行构建城市行服务“三农”新模式,立足天津都市型农业特点,持续强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在巩固郊县基本盘的同时,全力打响“三农”金融服务品牌,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

  持续健全“三农”服务体系

  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在分支行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强化机构设置;制定《整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开展“一行一村”专项服务活动,打造整村服务典型标杆。创新打造“一站三平台”服务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深化银政合作,2021年选派22名优秀干部赴涉农区县挂职交流,服务当地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渠道建设。

  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

  结合天津特点,绘制特色农业生态图谱,加大示范村、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等重点领域投放。围绕“一村一品”,创新一产业一方案、见贷即保等融资模式,推出“农家乐e贷”“设施农业贷”“稻农贷”“大棚贷”等产品,打造支农惠农新模式。坚持“农户信息建档+惠农e贷”双轮驱动,独家与天津市农村农业委员会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加大“惠农e贷”投放力度。截至2022年3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7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12亿元;建档农户、“惠农e贷”分别达3.7万户、8.4亿元。

  积极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创新打造“一站三平台”(“惠农通”服务站、“三资”平台、“乡村振兴E码通”平台和消费帮扶服务平台)服务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农行服务模式。主动融入数字乡村建设,系统内首家开展省级“三资”平台建设合作。截至2022年3月末,已在天津市10个涉农区、154个乡镇、3624个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部上线,村级客户合作覆盖率达77%,为深化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提供金融支撑。

  独家建设推广“天津市消费帮扶服务平台”,支持40余万公务人员通过农行掌银购买帮扶商品。截至3月末,平台累计上线经销商107户,上线帮扶商品8330种,覆盖45个对口帮扶地区,交易客户数达45万户,交易金额达8亿元,为服务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拓宽金融渠道;该平台入选国家发改委“2021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在天津市首家创新研发“乡村振兴E码通”平台,形成涵盖农业企业结算、融资、农户理财、贷款、村级智慧场景等60项产品的整村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推动“三农”业务“一码”通办。

  全力打造“惠农通”服务站,为农户提供结算、融资、金融知识宣传等综合金融服务,已建成85家惠农通综合服务站,为村民办理业务提供便利,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农行天津分行将进一步夯实基本盘,突出抓好“三农”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强化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快涉农贷款投放,有力助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