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今日是世界无烟日 共建共享无烟环境成绿城新风尚

  2022年5月31日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烟草威胁环境”。近年来,南宁出台公共场所禁烟控烟相关规定,同时加大宣传,提升人民群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知水平,共建共享无烟环境。如今,在地铁、车站、商场、餐馆、酒店等场所随处可见禁止吸烟的温馨提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民众有所减少,还有不少市民主动到医院戒烟门诊就诊戒烟。

  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营造无烟环境

  记者走访西乡塘区秀厢大道的几个小区看到,小区健康教育宣传栏上控烟禁烟的宣传海报十分醒目。在一家日杂店前的人行道上,一个垃圾箱上还设置了专门放烟头的收纳格。

  地铁是南宁市民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之一。昨日,记者在广西规划馆前的地铁站看到,入口处设有一块温馨提示牌,提醒吸烟者熄灭烟头再进入地铁,同时提醒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而在市中心的大型商场,门口也都张贴有禁止吸烟的提示。如果有吸烟者想进入商场,门口的保安还会提醒其将烟头熄灭,戴上口罩方可进入。

  记者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各区域走访,不时看到墙上张贴有“创建无烟环境享受健康生活”的宣传海报。

  “以前,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吸烟者吞云吐雾,这几年少了。最明显的就是商场和餐厅,餐厅也不提供烟灰缸了。”市民何小姐说,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有一个好的控烟环境,更利于引导吸烟者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南宁出台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近年来,南宁市采取了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推进禁烟控烟工作,深入开展无烟医院、无烟单位、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公共场所吸烟问题明显改善,清新的空气留在市民鼻尖,创造无烟环境正成为绿城的新风尚。

  1995年9月22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南宁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在全市公共场所吸烟。《南宁市控制吸烟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福利院、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集中活动场所;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儿童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室内外场所禁止吸烟。要求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食堂;公共交通工具及其售票厅、等候室相关场所,酒店、饭馆等公共场所的室内场所禁止吸烟。

  在《规定》确定的禁止吸烟场所以外的其他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内,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可以实行全面禁止吸烟;不实行全面禁止吸烟的,应当划定禁止吸烟的区域。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有戒烟门诊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也看到,虽然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有个别市民主动吸烟,还有人戒烟后又复吸。

  钟先生年过七旬,吸烟时间长达数十年,有段时间因为身体出现问题成功戒烟,但是如今又复吸了。钟先生的儿子无奈地表示,家中还有小孩,很担心二手烟、三手烟影响孩子的健康。但是老人年纪大了,说了也不听,家人也没办法。

  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戒烟门诊,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白晓芳正在接诊。该院戒烟门诊是南宁市示范戒烟门诊、首批国家级戒烟门诊,每年前来咨询戒烟的市民不少,成功戒烟的患者占30%。

  据悉,目前南宁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设有戒烟门诊,想戒烟的吸烟者可到戒烟门诊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戒烟。白晓芳提醒,吸烟致病具有潜伏性,无论何时戒烟,戒烟者的寿命一般都会长于继续吸烟者。(记者叶祯/文宋延康/图)

  ■香烟危害知多点

  三手烟造成室内污染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

  等红绿灯时,一股烟味飘来,旁边有人正在抽烟;室外喝茶小憩时,隔壁桌有人正在抽烟……生活中,我们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迫吸入二手烟,甚至还有三手烟和游烟。吸烟带来的危害,值得每个人注意。

  ●一手烟、二手烟:害了自己害家人

  肺癌跟吸烟、二手烟和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家里有一人抽烟,其他成员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下,患上肺癌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杨双嘉主任介绍,吸烟直接影响呼吸道,会诱发基因恶性突变,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和有害物质还会加速基因的损伤和阻止基因的修复,从而诱发癌症。除了肺癌,吸烟还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此类病人很多。有的甚至同时罹患肺癌和慢阻肺,相当于火上浇油,造成双重危害。”杨双嘉说,吸烟还对心血管、生殖器官、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及口腔都有影响。

  “抽烟者在吸入一手烟时,也同时吸入二手烟,身边的人会被迫吸入二手烟。”杨双嘉表示,如果说一手烟伤害的是自己,那二手烟伤害的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电子烟:不是替代品更非戒烟手段

  前些年,一种新型的吸烟方式在年轻人中流传,那就是电子烟。一些厂家和销售商在宣传中称电子烟替代吸烟,可以减少吸烟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有关资料显示,电子烟主要由烟油(含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通过加热雾化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烟民使用。

  “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杨双嘉说,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与普通香烟一样。一些电子烟气溶胶中某些金属(包括铅、铬和镍)及甲醛的浓度等于或高于传统卷烟中的浓度,甚至比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的含量还要高。电子烟还会产生传统卷烟烟气中没有的有毒物质,如乙二醛,该物质易燃、有毒,具刺激性,蒸气或雾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早在201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撤回电子烟广告;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

  ●三手烟、游烟:容易被忽视更需警惕

  5月27日下午,记者在民族大道七岔路口等红绿灯时,几名男子在安全岛中抽烟,烟雾四散。杨双嘉提醒,除了一手烟、二手烟,也要提防三手烟和游烟。

  三手烟是由二手烟的残留烟气和颗粒物散落在物体(如衣服、地毯、家具等)或灰尘表面形成的,数月后通过清扫、粉刷重新分散到空气中,被人吸入或从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所含的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以及超过十种高度致癌的化合物。杨双嘉说:“婴幼儿躺着或爬行,特别容易触摸地板、地毯以及墙壁、窗帘和家具等,从而吸入三手烟。”

  杨双嘉提醒,香烟熄灭6小时后,烟气依然存在。三手烟污染持续时间比一手烟和二手烟更长,甚至几个月都不消失。

  另外,要注意的还有“游烟”。“游烟”是指烟民在室外持续定向的一边走路一边吸烟(不包括原地来回踱步),其本质就是二手烟。杨双嘉说,吸烟者随处抽烟,会使周围人员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下,直接影响他人健康。

(文章来源:南宁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