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45条措施 稳住北京经济!
6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方案》推出六个方面45项具体措施。

图片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方案》明确,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在研发创新、场景应用、融资上市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年内分两批向社会公开推介重点领域民间资本参与项目,2022年6月底前完成首批项目推介、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
《方案》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包括持续加力助企纾困和营商环境优化,全力稳住经济基本面;着力打通关键堵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加快恢复大宗消费和新型消费,更大力度挖掘消费潜力;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牢牢兜住社会民生底线。
《方案》明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分区分级实施社会面防控措施。分场景分类别及时更新、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指引,市区联动及时解决已复工复产企业因疫情防控产生的到岗用工、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物流运输、入境返京等实际困难。指导更多企业制定闭环生产预案,以最小生产单元、最小人员编组分区分隔、错时错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抵御疫情影响能力。实施重大项目生活区、施工区分隔管理,新进京员工独立区域居住,确保施工进度不延后、质量不打折。
《方案》还提出,严格落实货运车辆司乘人员“白名单”制度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模式,对通信行程卡绿色带*号实施精准赋码。加大全国统一制式通行证发放力度,对保障民生物资、生产性物资运输的企业应发尽发。对公共性、基础性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力度。做好市域内及河北省应急物资中转站随时启用准备,建设运维资金由政府性资金承担。
加大创新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在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带动作用方面,《通知》明确,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以“两区”建设促进外资外贸发展。
《通知》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落地一批智慧交通、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家庭应用场景项目。引导重点平台企业科技转型,支持企业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技术研发突破,支持平台企业参与新型算力体系建设。支持平台企业推广数字零售、社交电商、在线健身、在线诊疗、云旅游、云展览、云演出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加快推进居家生活和居家办公一体化发展。支持本市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
《通知》要求,加大创新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畅通S基金依托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扩大并购等二级市场交易,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加强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积极探索多样化金融服务模式,引导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落地一批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新智造100”项目和绿色低碳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30%的分档支持,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项目给予不超过合同额20%的奖励。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行业企业申请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实施专人对接、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免收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年费,在审核环节加强电子化材料报送,对受疫情影响业绩大幅下滑企业予以适当包容。
加大有效投资力度
在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方面,《通知》提出,扩大生产性投资,加快推进重点功能区和城市副中心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建成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升级改造、京东方生命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领域重大项目。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朝阳、海淀等超级算力中心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加快一体化皮基站系统建设部署。
《通知》还要求,持续激发民间投资。年内分两批向社会公开推介重点领域民间资本参与项目,2022年6月底前完成首批项目推介、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上半年完成第二批商品住宅用地集中供应,下半年再完成两批供地,加大保障性住房项目促开工、促建设力度。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发行上市。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3%。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