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凤凰传媒佘江涛:多维度转型“融合出版”

  “自古江南多才俊。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江南人由来已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佘江涛说,“江苏既是文化大省,又是教育大省、科技强省,做出版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江苏文化传媒龙头企业,凤凰传媒拥有9家出版社、1400多家门店,营业收入、净利润、总市值在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均位居第一。

  然而,受疫情和数字化出版物的冲击,传统出版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凤凰传媒如何迎战、转型?

  勇于迎接两大挑战

  5月中旬,南京发往苏南、苏北的交通运输车辆逐渐恢复,然而,对车辆、货物的消杀成本,对司机的隔离、更换成本,依然不减。“不过,大量教辅书籍已经可以从南京运输至江苏各地市,时间方面我们可以保障了。”佘江涛说,疫情给凤凰传媒带来的直接挑战,是运力不足、消杀成本上涨,但这对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短期挑战。

  实体书店方面有着更大挑战。佘江涛坦言,实体书店销售继续下降,是因为其作为图书销售的功能正在萎缩,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当年持有的门店优势不再,尤其中心门店的商圈人流量减少。”

  这或许才是出版经营人要面临的一个最长期、艰难的挑战。据统计,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来,实体店退租频繁,书店很容易变成“杂货铺子”。“对实体书店来说,积极的整体重构,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多的是消费文化空间的设计和运营能力。”佘江涛说。

  出版人始终在转型

  在佘江涛眼中,出版集团还面临融合出版的焦虑。

  融合出版的焦虑,始于2005年“数字出版”一词出现。“17年前,就有人问我,电子阅读方式的出现,会不会让纸质书成为夕阳产业?”佘江涛摇摇头说,“事实证明,出版业并没有走下坡路,从凤凰传媒的业绩看,近年来我们主要经营指标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如果选择舍弃自己的纸书出版,与专业互联网企业竞争,反而是加剧了焦虑。”

  佘江涛表示,融合出版是一条光谱,上面有八个关键点:一是充分应用数字手段制造的纸书;二是关注营销内容生长和转化的新媒体营销;三是出版社构建自营网店;四是重构编辑团队;五是搭建基础服务平台,以内容资源库和用户系统为核心;六是开发自有大电商,不断在用户和社区建设上升级是关键;七是搭建内容平台和总体营销平台,其中对数字内容的整合,以及与自有大电商形成闭环是关键;八是融合出版内容产品和数字出版内容产品。

  “每个出版单位出版的门类、种类不同,商业逻辑不同,在光谱不同的点上,都具有不同的融合出版路径选择。”在佘江涛看来,融合出版内容产品和数字出版内容产品是最难的,非常考验内容专业能力。“我们的基本原则是,所有产品必须基于使用逻辑和商业逻辑,不是越融合越好,越数字越好。团队应该从最有资源且能持续开发的领域入手,不能盲目挖井。”

  相信书香能致远

  佘江涛和同事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了几条转型路径,在大众读物、教育读品、专业出版、营销方式四方面形成了一致观点。在大众出版方面,要做好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知识课程等融合出版内容产品。在教育出版方面,及早布局、加大投入做好融合出版和数字出版内容产品,尽快拓展教育领域的知识生产和服务能力。在专业出版方面,探索融合出版内容产品,开发数字出版内容产品,逐步积累自身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知识生产服务能力。在集团内容平台和总体营销平台方面,做好以上产品的技术服务、内容整合和市场销售。

  对于传媒出版业的未来,佘江涛信心满满。他认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三类图书的出版空间,将有爆发式增长。“这三大增长点,将成长为教育出版、文学出版、儿童出版之外新的大体量细分市场。最终,我们还得回归内容,不被玩法所操纵。”佘江涛总结道。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