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支持新市民安居 重庆发布涉房新政

  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越发受到各地重视,近来频繁出现在多地涉房新政中。

  “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在我市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可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重庆市于日前发布《重庆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即从购房贷款政策以及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方面对新市民住房需求提出支持举措。

  “新市民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重庆城镇常住,未获得重庆当地户籍或获得重庆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新引进专业人才、新退伍军人等。”重庆大学副校长、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刘贵文表示,重庆市此次优化房地产政策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重庆市此次新政从购房门槛、房贷利率、公积金政策等多方面出发,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在市场秩序强监管下,如期收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中指研究院重庆公司研究副总监戴小红也表示,重庆市此次新政整体相对温和,但一定程度上仍可以提振市场、购房者和房企的信心。

  支持新市民安居

  重庆市此次新政共提出15条举措,其中支持新市民和人才安居被放在首位。

  重庆市此次新政提出,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在重庆市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可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对于经重庆市人才主管部门或引进部门认定的在渝人才,在住房、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新市民和人才安居可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无疑能够降低购房门槛,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戴小红称。

  实际上,此次重庆市针对新市民安居的贷款支持举措,主要体现在对相关群体限贷资格的放宽。在2018年发布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中,重庆市规定,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重庆市纳税证明或者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

  此次重庆市提出新市民和人才安居可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意味着这些群体在重庆购买首套普通住房时可不受此前限贷政策限制。

  不过,重庆市此次对相关群体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定,并规定了相应的证明资料。

  “经商、办企业的人员,要取得合法营业执照或按时纳税证明及其他合法经营证明;就业的人员,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服务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用工证明;投亲靠友的,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居住证明;子女在重庆上学的,提供子女的入学、子女的关系等证明;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提供大中专院校毕业证。”刘贵文表示,引进专业人才,则需提供市政府机构或用人单位认定的人才引进计划或人才目录内的高层次人才的文件和证书等证明材料。

  除购房贷款政策支持外,重庆市此次还提出支持新市民、青年人合理租房需求,增加市场租赁住房供给,推动租赁市场稳步发展等。

  对此,重庆市此次新政提出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商业商务区、产业园区、校区、院区(医院)等人口集聚区新增市场租赁住房;在符合规划原则及周边配套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有市场需求的,允许按程序利用现有商业商务项目改建或调整为租赁住房项目;研究制定支持租赁住房发展的配套政策,着力解决落户、上学、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逐步实现教育、医疗、养老、救助、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务的租购同权。

  提振市场信心

  除支持新市民等特定群体外,重庆市此次新政还对合理住房需求提出公积金、差别化房地产税以及住房信贷等支持举措。

  在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方面,重庆市此次新政提出,居民家庭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则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

  按照5月20日公布的5年期LPR,即当前重庆普通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最低为4.25%,二套房最低则为5.05%。

  在落实差别化房地产税收政策方面,重庆市此次新政提出,家庭新购住房,在办理不动产权证前转让家庭唯一原住房的,按照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优惠政策;若家庭仍有1套住房的,对新购住房按照第二套住房享受契税优惠政策。

  此外,对因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选择货币补偿的,成交价格不超过货币补偿的免征契税;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按政府相关标准取得的货币补偿,免征个人所得税;选择房屋产权调换、土地使用权置换的,不支付差价的免征契税,支付差价的,仅对差价部分征收契税。

  除需求端外,重庆市此次新政还在助力房企纾困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此次重庆市发布的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支持主要有信贷、资金以及配套建设等3个方面。”刘贵文表示,针对开发企业,重庆市此次提出优化项目资本金监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等多项支持措施。

  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管方面,重庆市此次提出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管理机制。

  “随着需求的释放,开发商有望逐步回血。叠加资本金监管及信贷服务的完善,资金压力将减缓。”戴小红表示,重庆市此次新政整体相对温和,但对重塑楼市信心,促进当地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仍将发挥一定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