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3年后上海三个产业总规模要破1.5亿元 行动方案已出 全球高手请行动!

  记者从今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已制定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三个行动方案,并经市政府同意,予以正式发布。

  这三条新赛道,既具有引领未来的高度,又具有赋能千行百业的广度,还具有持续爆发增长的速度,其中元宇宙和智能终端有望涌现“杀手级”应用和爆款产品。

  绿色低碳产业方面,上海目标是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基本构成2个千亿元、5个百亿元、若干个十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重点培育10家绿色低碳龙头企业、100家核心企业和1000家特色企业。

  上海将围绕4个重点方向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一是聚焦产业高端,攻关负碳、新能源和高效储能等前沿技术;加快重型燃气轮机、核能、风能等高端装备关键部件自主攻关;推动重点用能行业、数据中心实现极致能效;攻坚“富氢碳循环高炉”等低碳冶金先进工艺。二是推动集群发展,构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和产品供给体系,发展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建立多元氢能产业供给体系,突破燃料电池长寿命电堆等关键技术。三是拓展应用场景,加快碳纤维、高温超导、光催化材料等绿色材料推广应用;发展碳交易和碳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活跃碳金融市场,有序推进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入市。四是加大集成创新,提高碳捕集及应用、智能电网等创新应用能级,如全球最大的燃煤发电厂碳捕捉项目已落户上海石洞口。

  全球最大的燃煤发电厂碳捕捉项目已落户上海石洞口。

  元宇宙领域,上海坚持“以虚强实”,发挥在5G、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在线新经济等方面优势,推动元宇宙更好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力争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出50+示范场景、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

  具体来看,上海元宇宙产业重点实施四个行动、八项工程。四个行动,包括产业高地建设行动,重点发力全息显示、未来网络、VR/AR/MR终端、3D图像引擎等方面提升产业供给力;模式融合赋能行动,支持元宇宙+工厂、医疗、文娱、办公等场景打造;还有数字业态升级和创新生态培育行动。八项工程方面,包括关键技术突破工程、数字IP市场培育工程、数字人全方位提升工程等。据悉,上海将试点上海数交所开设数字资产交易板块,并已布局张江数链、漕河泾元创未来两个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商飞的工业元宇宙、中山和瑞金医院的医疗元宇宙,以及米哈游、B站的文娱元宇宙等场景已经形成。

  上海米哈游布局“元宇宙”新赛道。

  智能终端带动方面,上海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营收千亿级企业不少于2家,百亿级企业不少于5家,十亿级企业不少于20家。同时,打造10款以上爆款智能网联汽车,在交通、养老、医疗等10大应用场景涌现100+智能终端产品。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将致力于打造具有上海标识度的爆款品牌,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商用终端落地推广,推进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核心系统研发,建设智慧道路等;智能机器人领域将推进运动、感知、控制三大系统核心部件攻关,支持高精度、柔性交互等工业机器人发展壮大,拓展清洁、医疗、配送、生活等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推广“服务租赁+系统集成”商业模式;虚拟现实交互将着力突破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推进终端在游戏娱乐、教育培训、工业检测、远程医疗等场景的应用。

  达闼机器人在方舱发挥作用。

  据透露,为夯实智能终端软硬件基础支撑体系,上海正积极推进高性能CPU和车规级MCU等高端芯片、智能网联汽车“三电”“三智”核心部件以及基础软件等突破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为保障以上新赛道高质量发展,上海在组织统筹、资金支持、载体布局、人才引育、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争取到2025年,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总规模突破1.5万亿元,“欢迎国内外的创新团队、创业公司、企业家和各路人才、各路高手在上海布局新赛道、抢占新赛道,共同发展新赛道。”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