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氯化钾市场量价齐升 上半年企业业绩普增

  今年以来,氯化钾市场稳中向好,量价齐升。包括“钾肥之王”盐湖股份(000792.SZ)在内的多家氯化钾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7月13日,盐湖股份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上半年净利90亿元~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344.55%。盐湖股份方面表示,报告期氯化钾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业绩普增

  氯化钾是钾肥的主要产品之一。氯化钾因其资源丰富、价格相对较低及钾含量丰富等优势,2010年以来在钾肥产品中的施用量占比超过95%。

  事实上,早在2021年6月,受乌克兰局势影响,全球钾肥供应开始趋紧。

  在供需趋紧因素驱动下,氯化钾价格结束多年来的低迷行情,开始步入上行通道。

  对此,金联创化肥分析师代莉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首先,国产钾因卤水盐矿制约,产量不足,供应紧张,产量降低。在1月中旬,格尔木藏格钾肥装置全面停车,3月初装置恢复生产,停车时间约1个半月,其余小型钾肥企业1~3月份也基本处于停车状态。国产钾产量的下降给市场带来支撑,贸易商手中货源偏少,价格水涨船高;另外,受疫情影响,市场流通较差。货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型贸易商手中,供应端支撑偏强。同时,进口钾方面供应不足。进口氯化钾到货量减少,港口库存缓慢消化。至6月份,港口整体库存不足190万吨,除去国储储备,可流通货源有限。

  代莉表示,乌克兰局势进一步推高了本就高企的国际肥料价格,叠加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冲击,推动国内氯化钾市场稳中上行,市场成交水平逐渐上移。

  受益于氯化钾市场高景气行情,今年上半年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增。

  7月13日晚间,盐湖股份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90亿元~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344.55%。公司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264万吨,销量约296万吨;碳酸锂产量约1.52万吨,销量约1.5万吨。

  目前,盐湖股份是国内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氯化钾设计产能达到500万吨,在全国市场钾肥占有率达30%以上,国产钾肥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盐湖股份方面表示,报告期氯化钾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此前,在7月4日晚间,东方铁塔(002545.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亿元~4.85亿元,同比增长104.75%~139.29%。有分析机构认为,该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氯化钾产品价格大幅提升。

  稳价保供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钾肥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5月份我国氯化钾进口量54.25万吨,环比减少33.4%,同比减少1.3%,进口均价在592.28美元/吨。2022年1~5月份进口总量345.58万吨,同比减少14.44%。

  为稳定化肥市场,7月14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化肥生产保供座谈会。会议指出,化肥是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农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化肥生产保供工作。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同和重点化肥生产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春耕化肥生产保供任务圆满完成。当前,化肥供需基本平稳,氮肥、磷肥产能相对充足,能够满足“三夏”“秋冬种”用肥需求。

  会议强调,要按照“一个目标、两个统筹、四个强化”思路抓实抓细化肥生产保供。围绕高质量完成化肥生产保供任务的总体目标,高效统筹疫情汛情防控和化肥保供、安全生产和稳产增产,强化要素保障、强化产需对接、强化监测调度、强化协调服务,既要抓好当前生产保供,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又要立足长远,深入研究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钾肥挖潜扩能、硫磺等原辅料保供稳价等重点问题。

  受国际供应紧张影响,下半年氯化钾行情或依旧坚挺。

  “预计2022年下半年,中国氯化钾市场或弱势整理,整体波动空间较上半年有望缩减。”代莉告诉记者,具体来讲,国内氯化钾货源紧张的局面未改,即使处于消费淡季,钾肥价格依旧偏高。2022年盐湖股份将作为国内氯化钾战略储备供货单位积极参与国储钾肥竞标,对此现货货源紧张,而后期进口难度较大,供应面支撑依旧偏强。而下半年市场处于国内销售需求淡季,故出货压力较大。下游硫酸钾厂家及复合肥厂家开工率较低,对高端原料采购意向不大,多刚需为主,故下游需求支撑不足。下半年市场或一改上半年强势走势,但稳价保供的政策不变。

  代莉表示,下半年氯化钾市场或出现阶段性、区域性供需波动,所以市场区域化走势依然明显,但利润方面较上半年减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