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想念食品转战沪市主板IPO:提高募资应对双头竞赛?

  创业板撤单一年后,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想念食品)再次递交A股市场首发申报稿,其最新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拟登陆沪市主板市场上市,由国金证券担任主承销商。

  2020年9月29日,想念食品曾尝试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排队不足半年后,公司于2021年4月13日,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终止创业板IPO事项。时隔一年,主营挂面和面粉生产的想念食品转战沪市主板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咨询的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想念食品前次主动撤回申报材料,或与创业板“三创四新”板块定位有关,三农领域公司的研发创新、经营模式很难满足创业板上市要求,此次转战沪市主板市场,公司成功上市更有胜算。

  目前A股市场主营挂面业务的独立上市公司,仅有克明食品(002661.sz)一家,想念食品如能成功发行,A股市场将迎来挂面领域的双头竞争。

  行业竞争或现变局

  公开资料显示,想念食品成立于2008年,2019年至2021年报告期,想念食品主要从事各类挂面和面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想念食品实现营收分别为13.48亿元、19.47亿元、22.23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1.71亿元、1.03亿元。

  报告期各期,想念食品挂面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72亿元、13.87亿元和11.62亿元,占比公司营收比例分别为84.42%、79.07%和61.81%,面粉加工业务占比分别为15.58%、20.93%、38.19%。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单一挂面产品贡献了想念食品绝对的营收,但是放眼挂面行业市场,想念食品并非绝对的龙头。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想念食品在全国24家规模化挂面企业中产量目前仅排名第三,占全国挂面合计产量比例为4%。

  目前,国内24家规模化挂面企业的产量结构来看,2021年24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为55%,其中领军企业为金沙河,市场份额为22%,之后分别为上市公司克明食品和想念食品、中粮粮谷、益海嘉里等,市场占比分别为8%、4%、3%、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A股市场上主营挂面业务的仅有克明食品一家。克明食品早于2012年3月16日即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43.27亿元,6746.79万元。

  营收规模上看,克明食品是A股市场挂面行业绝对的龙头股,但是净利润看来,想念食品的盈利能力已经实现超越。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统计数据,挂面上市龙头企业克明食品2021年挂面销量49.27万吨,想念食品挂面销量27.37万吨。

  想念食品现有挂面产品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38.62 万吨。此次上市计划,想念食品拟募资9.74亿元,将分别投入到镇平想念食品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想念食品挂面车间技改、想念食品检测和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品牌建设等项目。

  其中镇平想念食品产业园二期项目拟募资投入6.6亿元,占公司募资金额的67.5%。想念食品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合计年产22.69万吨的生产能力,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24.66亿元,实现年均净利润1.87亿元。

  照此计算,如果想念食品的上市计划能如期实现,公司的营收规模将突破45亿元,这意味着A股上市公司中挂面龙头股的地位或将面临易主。

  但是想念食品在招股书中也提示,募投项目新增产能可能存在无法消化的风险。

  “目前,挂面企业数量较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中小企业不断退出,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通过新增产能、技术改造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想念食品相关负责人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想念食品为2020年挂面加工企业10强企业,公司在挂面行业中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及地位。

  如何突破行业痛点

  对比前后两次招募投计划来看,想念食品拟通过借力资本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证,公司前次IPO拟募集资金6.58亿元,拟投入项目与此次募投计划除了不再补充流动资金完全一致。

  但一年之隔,公司的计划投资规模却大幅增长。

  其中镇平想念食品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拟投入资金增至6.58亿元,相较前次计划,规模增加2.49亿元,增幅达37.84%;想念食品挂面车间技改项目拟投入资金4330万元,增幅42.2%;公司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拟投入资金2.04亿元,较此前大幅增长2.5倍。

  “结合此次募投计划,公司将继续发挥在南阳市及河南省其他区域的品牌优势,做到线上、线下主要渠道全品类覆盖;将进一步开拓全国市场,提高公司产品在重点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将结合新零售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力度布局线上营销渠道,推行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品牌宣传及产品销售。”想念食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

  但从行业上市公司的近两年业绩表现来看,挂面市场正在发生不利行业营收的变局。

  招股书显示,想念食品在报告期内出现业绩的巨幅波动,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020年的1.71亿元大幅下滑至2021年1.03亿元。

  对此,想念食品解释称,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居家消费及储备需求增长较大,导致当年公司经营情况良好。2021年随着疫情好转,消费者储备需求有所下降,公司当年经营业绩较2020 年有所下滑,公司净利润较2020年下降 39.82%。

  事实上,农副产品粗加工行业普遍面临着业绩薄利润和业绩成长性问题,前次冲刺创业板市场,想念食品就因此受到监管层重点问询。

  “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同时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行业整体缺乏创新性和高成长性,一直是投行不愿涉及的领域。”某券商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易受到原材料、人工成本、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业绩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也因此成为行业公司上市的障碍。

  据了解,挂面行业发展早期,早已成为相对成熟的市场,但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同质化严重且数量众多的问题一直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挂面企业数达到4000家,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至白热化阶段,无明显品牌、渠道、成本优势的中小型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2017年挂面企业锐减到900家,2020年企业数进一步减少约为300家。

  但挂面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同样给行业龙头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挂面行业集中度提升,多元化需求或能引领市场扩容。” 东方证券研究团队认为,受益老龄化及城镇化趋势,预计挂面行业仍有增量空间。同时,顺应差异化消费需求,行业发展多元化产品,改善产品结构,能推动价格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趋严,大批小企业迅速出清,大型企业依靠品牌、资本、技术优势有望提升份额。

  正在冲刺上市的想念食品能否解决面临的发展痛点,将如何迎合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将把握市场动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把营养健康与美味轻烹饪食品作为重点研发方向,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价值。”想念食品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通过深入研究荞麦、青稞等传统健康营养原料,依托前沿的食品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的制造工艺和营养价值。

  想念食品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建立了对面制品行业的全链条、全流程的研发机制。

  在基础原材料方面,已与国内高校、小麦育种专家开展合作,对适宜加工面条、适合制作各类面食等满足中国消费者面制品多元化需求的功能性专用小麦品种开展基础性研究,并与有“小麦院士”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领衔的团队共同组建了“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育种院士工作站”以及与“中原学者”茹振钢、屈凌波共同组建“中原学者工作站”,在优质专用粉小麦品种选育、深加工营养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度研发。

  在挂面产品领域,公司敏感把握消费者对口感、风味、营养健康的消费偏好,结合中国乃至亚洲的地域传统面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成功开发了河南烩面、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葱油拌面等多个地方传统风味轻烹饪品种,以及荞麦青稞面、多谷物杂粮面等适合不同体质消费者食用的功能性面食。

  不过想念食品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持续下滑,各期分别为21.72%、20.04%和 15.60%。想念食品坦言,“受宏观经济形势、疫情变化、新市场拓展、品牌推广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业绩可能存在波动的不利变化。”

  2021年,克明食品营业收入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样出现大幅下滑,同比降幅高达76.95%,由2020年的2.93亿元直降至6746.79万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