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碳达峰需要“急先锋”,零碳“江苏模式”正在酝酿
文丨本报记者 姚金楠
“‘一九定律’你知道吗?就是要实现碳中和,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应该在1:9左右,但目前江苏省的情况是9:1。”执掌着以新能源、清洁能源为主业的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琢磨一条低碳、清洁、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在2020年底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特别指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从9:1到1:9,江苏省如何爬坡过坎?如何做全国“碳达峰”的“领头羊”?朱共山给出了自己的思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全国上下一盘棋。下好这盘棋,需要率先推动部分省份完成碳达峰目标。“实现全国碳达峰,就必须有急先锋站出来。对江苏省而言,既需要推动能源系统全面实现低碳转型,也需要整个经济系统通过减碳去碳,寻找新的增长模式。”
朱共山告诉记者,江苏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是全国碳减排的重点区域和潜力地区。“江苏全年能源消耗总量约为3.3亿吨标煤,位列全国第三。全社会用电量6264亿千瓦时,位列全国第二。但单位国土面积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超载’、环境成本‘透支’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新的发展规划预测,到2025年,江苏年度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200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30.9%。”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江苏省的第一要务是加大需求侧节能减排力度和系统优化。”朱共山表示,在‘30·60年双碳目标’的牵引下,江苏省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可以开发利用的热源和电源,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手段,尽可能把需求和供给进行精准匹配,减少长距离输送需求,高效清洁地满足本区域内的冷热和电力需求。在注重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的基础上,创造政府引导、机构推动、企业为主、全民参与的节能新模式。
同时,朱共山提出,加大供应侧的脱碳力度,加速能源全产业链脱碳创新。“全国煤炭消费在2013年达峰后将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快速下降。石油消费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达峰,总量控制在7.2亿吨左右。天然气在未来10-20年间继续保持增长,预期在2040年左右达峰。江苏省要在2030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必须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供给,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依赖。”朱共山建议,江苏全省煤炭(包括煤、焦炭)消费必须控制在1.95亿吨标煤以内,与2019年持平。持续实施“减煤”行动,推动调整非化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增加风电、光伏、核电、生物质能的装机容量,试点布局高温气冷堆站,推进“外电入苏”。重点建设“海上三峡”,大幅使用“江苏绿电”,聚焦“4+4”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工业、能源、建筑、交通领域和电力、钢铁、建材、化工行业),推动主要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