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筑牢“压舱石” 银行业多举措发力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投资的“压舱石”,也是金融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金融活水加速流入基建投资领域。从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到商业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都在持续加大。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显效

  业内人士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成为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部署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助力扩大有效投资。

  近日,人民银行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推动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加速落地显效。国开行和农发行日前分别成立国开基础设施基金和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金需求,并完成了首批次项目资金投放。

  截至8月12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投放金额突破百亿元。该基金投放项目68个,重点投向水利、水运、抽水蓄能电站、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国开行和农发行各分行充分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助力各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近日,开发银行福建分行成功投放首笔国开基础设施基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8号泊位工程项目建设。

  湄洲湾港是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福建省港口“两集两散”的核心港区。此次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支持的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8号泊位工程,规划新建30万吨级散货泊位以及相应配套设施,年设计通过能力995万吨。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福建沿海港口大型散货码头基础设施条件,为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提供有力保障。

  商业银行配套融资加速落地

  伴随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显效,金融支持基础建设将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商业银行的配套融资也在陆续落地。例如,7月31日,农业银行在国开基础设施基金1.38亿元资本金投放到位的第一时间完成苏台高速项目1.32亿元贷款投放,实现全国商业银行首笔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

  农业银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基金投资范围,该行明确将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等五大基础设施作为主要合作领域。详细梳理现有储备项目,紧密跟进基金投资项目和专项债项目,充分利用农业银行在资金、产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一户一策”制定服务方案,着力满足客户和项目个性化金融需求。

  “目前,在各部门、地方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一些项目已纳入项目库或正在履行入库流程;一些项目正在完善用地、用能等项目要素;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加快开展投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这些都为金融工具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已积极和一批成熟项目进行对接,将依法合规加快投放,很快就能实现资金投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实物工作量。”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