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产学研用联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财经杭州8月26日电(徐梓沐)“大陈岛清洁能源实现了100%消纳和全过程‘零碳’供能!”在大陈岛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现场,国网浙江电科院氢电耦合技术专职李志浩指着一个个氢能设备,介绍台州大陈岛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风能-氢气-电能的转化原理。他所在的项目团队联合多所知名院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突破源荷波动下氢能综合利用能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卡脖子”技术,将大陈岛氢利用工程综合能效提升至72.88%,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前,为不断调优电网保供能力,助力全社会“双碳”,国网浙江电力正以营造宽容正向的科研氛围为抓手,瞄准从“0”到“1”的突破,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青年人才培养,畅通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交流渠道,把政府、市场、企业拧成一股绳,构筑科技创新新高地,共同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发展。
在温州,能源数智技术青年创新基地联合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钞区块链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外部科研院所,通过座谈交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孵化智慧物联感知实验室、近零碳数智实验室、无人机巡检技术实验室,形成灵活开放、资源互补的科技创新氛围,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截至目前,该基地已获得科技奖项17项,专利、著作权92项,参与标准制定9项。
在杭州,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借助滨江区这一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先天优势,打造柔性机构——融合创新中心,与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属地企业联合展开技术攻关,通过数字化手段,向着优化营商环境发力。
针对国内海洋输电产业起步晚、产业链还比较薄弱的现状,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构建企业主导、“产学研用”多方参与“两链双循环”创新生态。
2022年8月,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中心作为低碳零碳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网络,被列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国网浙江电力进一步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交易和评估体系、加快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截至目前,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牵手浙江大学、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数十家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累计完成绿色技术成果交易236项,交易金额突破3.8亿元,撬动超百亿绿色产业投资。
编辑:薛尚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