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蓝光发展遭遇股债双杀,被爆信托融资逾期,资金饥渴如何解?

文丨雷达财经(ID:leidacj),作者丨李亦辉,编辑丨深海

5月27日,蓝光发展多只境内债券大跌,“20蓝光02”盘中一度大跌31.43%至48元,最终收盘跌1.09%;“16蓝光01”盘中跌18.03%,收盘跌5.61%;“19蓝光02”收跌12.49%。这是继5月25日大跌之后,蓝光发展债券再一次经历下跌。

除了债券,公司股价也遭遇连续抛售。2020全年蓝光发展股价下跌34.6%,今年未改变下行趋势,截至目前再跌去16.2%,市值剩118亿元。

事实上,自2月份出售旗下物业回血以来,蓝光发展就深陷“卖身”、裁员等负面漩涡。虽然公司一再辟谣、否认,但还是被穆迪和标普“无情”地下调评级,进而引发债券频繁异动。

此外,在去年10月份卖掉双轮驱动战略中的“一轮”迪康药业后,今年再甩卖物业板块,但这依然没有解决蓝光发展的资金渴求。有消息称,公司的信托产品已延期兑付,并被资方申请强制执行。

信托融资陷延期兑付

随着蓝光发展多只债券频繁异动,市场传出公司非标融资已经逾期。

近日,蓝光发展及三家关联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金额2.35亿元,执行法院为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5月27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拨打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查询发现,该笔债权申请执行人为交银国际信托。

报道称,这一举措亦让多家债权金融机构为之紧张。相关人士称公司层面高度重视相关情况,正在与相关方保持积极沟通,密切关注事态变化。

同日澎湃新闻称,蓝光发展3家信托产品已陷延期兑付。其一笔产品4月份已经到期,目前已有解决方案。另外两只到期的信托,均由资方先行垫付。其中,与兴业信托合作的产品延期支付处于谈判中。

按照管理层之前的说法,公司非标融资主要用途是拿地前融及项目收并购,这部分融资在2021年到期的额度为120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非标大部分都是随着项目往前推进,由后续开发贷资金的到位加上项目的经营性回款来平稳覆盖。

目前来看,事情并未如管理层预期的那样发展。财务数据表明,流动性持续紧张是蓝光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花顺iFinD显示,从2020年一季度开始,蓝光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连续为净流出状态,一季度流出39.32亿元,二季度净流出83.77亿元,三季度净流出98.49亿元,年底净流出61.27亿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