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金融风险防范和对外开放 川渝两地如何强化?听银保监局局长们说

  自2020年1月国家作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后,两地在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改革及对外开放等方面合作日渐密切,也形成了各自特色。9月1日,在来自重庆、四川两省市的银保监局局长,“齐聚”主题为“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第四场)的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以上内容向媒体做以介绍与披露。

  据重庆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平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38家,资产规模占到全国的5.63%,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2.16个百分点;保险公司170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数量位居中西部首位,资产规模占全国的3.07%。

  当前,川渝两地汇集了全国最大的农商行、西部唯一的理财子公司和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外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数量、规模在中西部领先,地方法人机构综合实力在全国靠前,成都、重庆分别位列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六位、第七位。“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推动行业自身实现稳健发展。”四川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育林如是告诉记者。

  以改革统筹方式化解“安邦系”等金融风险

  陈育林表示,在企业债务风险化解与防范方面,四川银保监局充分发挥债委会机制作用,“一企一策”制定金融帮扶与风险化解方案,稳妥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天齐锂业、攀钢集团、泸天化集团、川威集团等先后在债委会帮扶下解危脱困”。他举例道。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安邦系”等金融风险化解工作,四川银保监局采取了以改革统筹的方式逐步推进;与此同时,持续强化地方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监管,一批违规机构及人员受到严厉惩治,多个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分批列入银保监会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当前,四川全省27家高风险农合机构全部“摘帽”,3家重点村镇银行完成风险处置任务。

  同样关于地方中小银行的风险化解与防范工作,蒋平告诉记者,这十年,重庆地区的金融风险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重庆的中小银行机构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市村镇银行平均注册资本达到8439万元,远远高于准入门槛,平均资本充足率超过18%,远高于监管标准。全部实现了由主发起行控股,平均持股比例达到71%。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全部签订了流动性救助协议”。这些在蒋平看来,大大增强了市场信心。

  而从川渝两地共抓金融风险“联防联处”的合作方面看,据陈育林透露,两地已签署了《债委会工作合作协议》,协同推进跨区域债委会组建和高效有序运行。目前已组建3家重点企业跨区域债委会,合力推动风险化解;同时也建立起重点金融业务、重点银行保险机构和重点企业风险联合摸底排查机制、金融风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和协同处置机制。

  重庆外资银行数量已跃居中西部第一

  来自蒋平的披露,过去的这十年也是重庆努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十年。在渝外资金融机构不断积聚,外资银行数量已跃居中西部第一。

  “特别是近两年,我们顶住国际贸易环境的巨大压力,坚持了‘开放发展’的方向”。蒋平坦言道。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重庆金融业向外资企业发放贷款同比增长32%,向外贸企业发放贷款同比增长54%,出口信保支持企业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0%,为助力重庆“稳外贸”、服务重庆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为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枢纽,据悉,截至今年上半年,重庆、四川两省市投放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达到2.63万亿元,支持“一带一路”融资余额为1.14万亿元,促进了陆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对接。

(文章来源:新京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