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一小时过卡400辆特斯拉 名爵比亚迪也心动 洋山特综区径予放行适用南港…

  11月23日下午,上海南港口岸,一批拟出口海外的新能源车过卡、进港,在无任何申报动作的安静与便利中,完成了洋山特殊综保区“径予放行”政策适用于南港口岸后的首单。

  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是洋山特殊综保区海关监管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亮点,在进出口企业的海关申报上,除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进行申报外,对于不涉证、不涉检货物,在“一线”直接准予通过,企业可直接提货、发货。

  洋山特殊综保区2020年5月挂牌后,“径予放行”从个别品类试运行开始,很快实现批量复制。如区内上海欣林供应链公司,于2020年8月引入美国康宁实验室玻璃器具进口项目,两年多来通过“径予放行”模式,已累计完成千余个大柜的实验室器具进口。公司总经理季静芳说,“径予放行”并非海关不管不问,企业虽无需申报,但前提是企业系统与海关已实现对接,海关能够实时获取企业仓库信息。而且,具备“径予放行”资质的企业必须有健康的历史信用记录。“这是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区别对待,越诚实守信,就越能享受贸易便利化举措。目前,从企业发送径予放行自主声明,到货物提货入区,最快仅需2小时,较传统通关模式可至少节约两天。”

  从美国康宁公司进口的实验室玻璃器具“径予放行”后,在上海欣林供应链公司的仓库迅速理货。

  洋山海关副关长杨琍介绍,2021年9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验收,作为二期新扩展区域的南港片区正式封关运行。与南港片区毗邻的,是南港汽车滚装码头。与此同时,受到临港新片区内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产业发展辐射,洋山特殊综保区内汽车保税存储等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如何实现临港新片区、特殊综保区和南港口岸之间的高效联动,在产业链、供应链之间建起高效通道?为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企业需求,今年11月,洋山特殊综保区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政策适用口岸正式扩展至上海南港口岸。

   南港口岸“径予放行”,目前最大受益者是特斯拉等从南港码头出海的新能源车。临港大物贸平台数字创新中心总监张鹏告诉记者,实现“径予放行”需要技术支持。以特斯拉为例,由专门的司机开着特斯拉,通过“地跑”而非板车的方式开上滚装船,海关则通过RFID(无线射频)+VIN码(汽车识别代码)绑定,在车辆进入卡口时准确识别车辆信息,实现高效监管。据悉,经前期系统测试,目前每小时能过卡约400辆特斯拉。

  今年5月11日凌晨,装载着4767辆特斯拉电动车的“格罗壮丽”滚转轮船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发,驶往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这是特斯拉上海工厂自4月19日恢复生产以来首批整船出口的电动车。

  据透露,此前“舍近求远”从外港海通码头出海的特斯拉,如今更倾向于从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数公里之遥的南港码头出发,今年7至10月已从南港出口近10万辆。除特斯拉外,国内的上汽名爵、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以及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也开始在南港集聚并实现规模化出口。

  另悉,今年前十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数量同比增长3.7倍,同期实现进出口值1695亿元,同比增长59.4%。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