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行动方案将更聚焦“提质”
上市公司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项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近日,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专场活动中,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表示,如果说过去两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治乱”,那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一轮方案的核心将是“提质”。
一直以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自2020年12月开始,证监会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全面体检”,一大批显性问题得到解决。李明表示,今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五种能力持续提升,使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牢固
上市公司质量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微观基础。两年来,上市公司不仅数量快速增加,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在行业更“新”、规模更“大”、盈利更“好”、融资更“平衡”等方面。整体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统计显示,A股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过2500家,这些公司中30%都是近两年登陆资本市场。截至11月18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数合计183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7%。
“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交控科技多年来聚焦‘卡脖子’问题,深挖轨道交通的‘金矿’,在科创板及‘双螺旋模式’的双重助力下,让中国技术实现国际超越成为可能。目前,我们正在全力以赴研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第六代智能轨道交通系统,即将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领跑。”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说,中小企业因具有小而专、小而活、创新能力强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使之成为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但不可否认,当前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掣肘,如有的公司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有的公司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尚有差距等。
“提质”是新一轮行动方案核心
事实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焦点议题。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2020年12月以来,证监会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当前,上市公司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放眼未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入精细推进、精准发力的新阶段。
据悉,证监会已制定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在8个方面提出了相应举措,包括优化制度规则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等。
李明在上述论坛上也公开表示,新一轮方案的核心将是“提质”,包括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制度规则体系、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等5方面的重点工作。
具体来看,完善上市公司制度规则体系,重在提升规则“质量”,全面启动监管法规“实质性修订”工作,补齐一批缺失的规则、修改一批滞后的规则、理顺一批杂乱的规则,构建以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为核心,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退市和破产重整、监管执法5个方面规章为主干,以证监会规范性文件和交易所自律规则为重要组成部分的“1+5+N”的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体系。
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方面,要加快监管制度供给,聚焦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规则和监管安排,增加法治的“硬手段”。要开展公司治理最佳实践案例创建活动,引导督促上市公司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上市公司实际、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约束机制。
“提质”也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把关。李明表示,为进一步深化增量存量改革,需要在增量存量两端同向发力,形成优质企业越来越多、劣质企业越来越少、全体企业越来越好的发展格局。在入口端,持续落实优化发行上市条件的要求,严把审核质量关,加大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融资端,持续优化资本市场融资制度,完善并购重组监管机制,更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融合。在出口端,要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优化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支持符合条件且具有挽救价值的危困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重生。
进一步强化各方协作联动
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交所将以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为主线,通过‘三个增强’‘三个塑造’,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用制度的高质量、监管的高质量、服务的高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发展的高质量。”深交所总经理沙雁表示,一是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塑造多元包容的创新支持市场机制。二是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塑造精准高效的上市公司监管体系。三是增强服务的协同性,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市场生态。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既需要发挥监管部门作用,也需要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各地政府共同努力。近期多部门出台措施,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协作机制愈加完善。
“实施新一轮行动方案,更加需要巩固强化共治共享格局。要进一步强化与各方的协作联动,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推进提质增效、处置突出风险等方面增强合力。也希望有关各方与我们一道,共同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面。”李明表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