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资A股“买壳记”:有的入手后即退市、也有幸运躲过大雷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体斌及东方网力副董事长王波、副总裁蔡昌银或因东方网力收购案被查。
近段时间,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世纪证券董事长余维佳及部分投行人士卷入东方网力(300367.SZ)控制权的收购案,东方网力现已退市。而在早前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体斌及东方网力副董事长王波、副总裁蔡昌银先后遭相关部门调查或留置。
参与过“四川国资收购东方网力(300367.SZ)”的人员陆续遭查,让外界重新聚焦起过去一两年的“国资买壳热潮”。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地方国资频频在二级市场扫货,尤其是一些本土上市公司数量不多又增加难度较大的区域,更是不惜斥十多亿巨资拿下控制权,较为典型的有江西、河南、四川等省份。
江西国资:多家公司入手即暴雷 *ST星星保壳耗费超20亿元
一直以来,江西省内的上市公司数量都较少,尤其是省会南昌市以外的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以长期经济总量在江西排名前列的九江市为例,在仁和药业(000650.SZ)前身九江化纤2010年迁址外地后,九江市一度长达10年时间里无A股上市公司,直到2020年晨光新材(605399.SH)过会上市。
受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不利的因素影响,江西省自2018年4月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部分区域甚至推出了“映山红行动”的升级版,赣州市、九江市等地提出了“上市公司县域全覆盖”的发展目标。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述背景下,江西区域内的多个地方国资纷纷大举行动在A股市场上扫货买壳。据不完全统计,有国旅联合(600358.SH)、慈文传媒(002343.SZ)、音飞储存(603066.SH)、闽发铝业(002578.SZ)、ST星星(300256.SZ)、*ST奇信(002781.SZ)、恒邦股份(002237.SZ)、天利科技(300399.SZ)、、全通教育(300359.SZ)等被江西国资或江西国资背景的主体拿下控制权。
不过,从后续进展来看,除音飞储存(603066.SH)、闽发铝业(002578.SZ)、恒邦股份(002237.SZ)等少数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现较为平稳,其余上市公司均表现欠佳,ST星星(300256.SZ)、*ST奇信(002781.SZ)等甚至被迫走破产重整程序才能够实现保壳。
以江西萍乡国资入主的*ST星星为例,2019年,*ST星星股价处于低位,萍乡经开区管委会从原实控人叶仙玉手中获得控制权。与其他动辄近10亿元的买壳相比,萍乡国资方面仅付出了约4.9亿元的代价。然而,后续该公司却被曝出大雷,两年巨亏超40亿元。
*ST星星11月20日晚间对外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因两年虚增近47亿营收,*ST星星及时任责任人员均遭重罚,其中*ST星星被处以600万元的罚款。
需要指出的是,萍乡当地为了*ST星星的上市地位,不仅提供了行政、司法资源的支持,还通过债务豁免、资产赠送等耗费了超20亿元的代价。从公开信披来看,萍乡国资方面为了拿下并守住*ST星星,累计耗费超30亿元。
另外一家新余国资耗费超10亿元入主的*ST奇信(002781.SZ),同样陷入保壳危机,目前正在推进以破产重整的方式保住上市地位。需要指出的是,公司也同样因信披违规遭立案调查,公司资金疑遭原实控人关联方占用则正在推进刑事调查。
四川国资:巨额浮亏与盈利并存东方网力黯然退市
与江西对上市公司数量的提升不同,四川主要是为了着手提升国有资产的证券化率。早在2016年,四川省就提出要在2020年末,实现资本市场上市及挂牌国有企业20家以上和资产证券化率30%的奋斗目标,这直接助推四川区域国资这几年在资本市场频频扫货。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起,四川国资委、成都国资委、泸州国资委等四川国资平台,先后拿下多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如新筑股份(002480.SZ)、鸿利智汇(300219.SZ)、红日药业(300026.SZ)、中化岩土(002542.SZ)、莱茵体育(000558.SZ)、清新环境(002573.SZ)、思美传媒(002712.SZ)、蜀道装备(300540.SZ)、东方网力、川发龙蟒(002312.SZ)等。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四川国资这波买壳热潮中,四川省属及成都市属的大型国资平台为买壳主力军,呈现出一个大型国资平台坐拥一家上市公司的壮观景象。
回顾这些买壳的案的盈亏情况,超半数出现了巨额浮亏,但也有川发龙蟒、红日药业等两家上市公司。不过,入手即退市的东方网力还是创出了一个国资买壳的先例。
根据东方网力2019年4月4日的公告显示,实控人刘光、蒋宗文分别与四川省川投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刘光与四川省川投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上述交易的支付对价高达8亿元。2020年12月份,四川省川投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再次以2.2亿元的对价拍下刘光的持股。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网力早在2019年8月份就被曝出了银行账户遭冻结信息,即实控权转让披露刚满四个月。公司还在2019年9月20日披露了自查涉及违规担保、资金占用事项的公告,证实累计存在2.25亿元的资金占用情形。2019年全年被曝出巨亏-32.8亿元,2020年年报再次巨亏-10.44亿元,2021年巨亏-11.01,净资产直接亏成负值。
耐人寻味的是,四川省川投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东方网力被曝出财务黑洞后,却一直不断继续资金加码。拒不完全统计,四川国资方面为了入主东方网力及保住上市地位,累计支出超15亿元。
河南区域国资:重要城市齐出手曾幸运避开大雷
相较于其他省份,河南区域买壳的买家分散于省内众多地级市,并且有部分城市的国资平台还数次斥资出手。从数量上来看,在中西部省份算得上名列前茅,质量上也参差不齐,但并未出现巨大暴雷的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起,河南区域内的国资先后拿下了GQY视讯(300076.SZ)、中威电子(300270.SZ)、金冠股份(300510.SZ)、棕榈股份(002431.SZ)、赛摩智能(300466.SZ)、合众思壮(002383.SZ)、荣科科技(300290.SZ)等多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分散于郑州、洛阳、新乡、开封等城市。
2019年1月,河南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强调,河南省将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国资监管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按照要求,省属企业要探索构建“3+5+X”发展体系,组建3户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组5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重组若干体制机制灵活、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团,这或正是推动河南国资频频出手的原因。
根据公开信息,与四川等省份对资产证券化率的迫切要求不同,河南省主要聚焦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募资优势,将上市公司打造成产业整合平台,进而占据产业竞争优势,而上述目标的实现仍尚待观察。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河南国资买壳还有个特点,曾数次尝试通过定增方式入主。以近期正在推动的入主新宁物流(300013.SZ)为例,尽管新宁物流已连续三年亏损且陷入资金困局,但河南省财政厅控制的大河控股有限公司仍意欲通过定增认购方式入主,上述投资事项已获河南省财政厅批准。
此外,相较于其他国资交出巨额买壳学费,河南国资也一度差点踩雷,但最后惊险避过,最为广为人知的是成功避开数知科技(300038.SZ),该公司当前已退市。
数知科技2019年11月18日晚间的公告显示,公司于11月18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诺牧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诺牧)及实际控制人张志勇、张敏通知,获知其与河南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河南信息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意向协议》,张志勇和张敏拟将所持20%股份转让,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河南投资集团。按披露时的定价标准,上述收购资金量将高达20亿元。
不过,数知科技2020年4月21日晚间披露公告指出,由于疫情影响,未在原协议规定日期内完成尽职调查、审计工作,未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意向协议自动终止。后续进展来看,数知科技在2022年6月30日被摘牌退市。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