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肖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鼓励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北京报道

  12月14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汇丰银行战略支持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2年会暨广东民营企业百强峰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隆重开幕。

  本次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围绕“如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表主题演讲。对于建设统一大市场,肖钢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词: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和充分开放。

  自由性、开放性与公平性

  “所谓统一大市场是在一定的资源禀赋、社会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和参与各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形成的是比较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形态。”他表示,统一大市场主要由商品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三部分组成。统一大市场是高水平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制度。

  在肖钢看来,统一大市场主要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自由性,各类市场主体能够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各种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二是开放性,基本消除商品要素流通的市场壁垒,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相互连通,而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平等交换、充分开放的市场。三是公平性,市场运行的法律体系、监管制度和运行的规则应该具有高度一致性、稳定性,并且是公开透明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就比较健全,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比较高,市场的竞争也公平有序。”他指出。

  基于此,肖钢认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在统一的制度规则下,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有利于激发各个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其次是推进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当中,要实现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的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商品和服务市场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这些本质上是推进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通过消除条块分割,治理碎片化等带来的市场分割问题,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的营商环境,就可以为商品要素资源顺畅的流动和高效的配置提供基础保障。

  再次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人口多,市场潜力也大,无论是商品流通总额、要素市场总额,还是金融市场规模,都排在世界的前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把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相互循环,让我国的企业深度的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也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但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为了稳定经济大盘,需要增强逆周期的调控能力,搞好跨周期调节,同时也必须向改革要增长的动力和潜力,抓紧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稳定市场的主体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将统一性和区域性有机结合

  对于建设统一大市场,肖钢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词: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和充分开放。这三个关键词集中概括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目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路径。

  他指出,当前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当中,我国还存在不少的短板和挑战。这些短板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体系不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还存在诸多制度机制的障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待优化,市场准入监管规则不一致,不透明、不稳定的现象还比较多。

  此外,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也需进一步增强,营商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难点,在于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因为这种保护和壁垒妨碍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高了资源要素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和配置的制度成本。从短期来看,地方保护可能对当地经济有好处,但长期来看,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是不利的,最终会有损地方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肖钢特别提出,统一大市场的统一,不是集中,也不等于集权,更不是计划管理。统一是要制定和完善全国一致性的市场基础制度安排,强调的是市场规则的统一和市场基础设施的有效的连通,是为了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是要更加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而不是去指挥企业、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当中,还需要把统一性和区域性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各地的情况也不同,在一个区域内,某些省市和临近的一些省市,其经济文化、资源禀赋等是密切联系的。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区域,也便于推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因此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当中,也应该鼓励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建设工作。

  肖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产业、金融都比较发达,而且相互促进,正在深度融合。基于此,进一步地推动创新要素跨境、便捷高效的流动,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建设就势在必行。所以要充分运用一国两制的红利,大力打造大湾区协同创新的共同体,以规则标准衔接来吸引全球的优质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打造科技人才的高地,创新招才引智的对接机制,优化创新合作的配套政策,特别是要大力支持青年的双创活动;推动大湾区信用标准的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大湾区应该积极发展科创金融,发展跨境金融服务,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强化科技创新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大湾区新旧动能的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作者:雷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