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石破天惊银行65亿元二级债也全额减记,投资者咋办?

 最近债券违约频发,让金融市场有点惊慌,从民营企业、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到银行,不管是信用债还是银行二级债,违约的结果都是严重损害金融市场的诚信基石,损害投资者利益,面对不断违约的债券市场,属于固定收益类 产品风险并不比权益类产品风险,这会让市场风险偏好出现短期巨变,波及到股市的下跌。

11月13日,包商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该行拟于11月13日对已发行的65亿元“2015包行二级债”本金实施全额减记,并对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积应付利息(总计:585639344.13元)不再支付,包商银行已于11月12日通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授权其在减记执行日进行债权注销登记操作。包商银行通知中债登注销债权登记意味着违约已经是非常的彻底了,没有任何的挽回余地,投资者只能是全额计提损失。

银行一直都是财大气粗的典范,一家银行缘何会走到破产的底部,还是在于监管的粗疏,让大股东掏空了,如果一家银行任凭大股东不断的往外拿钱,就是再有钱,也会被彻底的掏空落下一个资不抵债的结果。包商银行自2005年以来仅大股东占款就累计高达1500亿元,且每年的利息就多达百亿元,长期无法还本付息,媒体评论指出资不抵债的严重程度超出想象!面对资不抵债,全额减记二级资本债的原因,包商银行认为,11月11日收到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认定包商银行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的通知》(《通知》),央行、银保监会认定该行已经发生“无法生存处罚事件”,一句话轻轻淡淡,就把投资者65亿元二级债注销了,放在那一个投资者身上,可能都是很难接受的,但也是无能为力的。

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在《中国金融》刊登了文章,周学东对这笔65亿元的二级资本债进行了描述:在2015年12月,包商银行向市场公开发行65亿元、期限10年的二级资本债,由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发行人律师北京天驰洪范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包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0%,拨备覆盖率168.86%,资本充足率10.82%”,“所有者权益243亿元”。这是一份靓丽的经营财报,但是是不是名副其实,就是两说的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