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美国的1.7倍,为什么GDP却不如美国?
大家好,这里是“希财课堂每日读财”,我是大财师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货币供应量”。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国紧随其后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过,我国在货币的供应量上却是远超美国。为什么我国为经济供应了那么多的货币,却在经济规模上输给了美国呢?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美国的1.7倍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我国的广义货币(M2)供应量为227.55万亿元,是我国GDP的两倍多。若按照5月份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计算,我国M2的供应量超过35万亿美元。
再看美国,截至今年5月,美国的M2供应量为20.37万亿美元,不到我国的60%,即我国的M2供应量是美国的1.7倍左右。
然而,美国2020年的GDP却是接近21万亿美元,我国的GDP才14万多亿美元,比美国还少了6万多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在利用货币转化为经济的效率上是远不如美国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货币供应量更多的我国在GDP上不如美国?
从我国和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规模的关系可以看出,经济规模的大小跟货币供应量并不一定呈正比,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对货币的利用率有关。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被称为货币乘数的概念,即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在进入流通市场后,会按一定的方式成倍扩大。所谓的基础货币,指的是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的现金与存款准备金的总和。
所以货币乘数的大小,跟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很大关系。假如存款准备金率为20%,理论上的货币供应量最多可达到基础货币的5倍,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0%,理论上的货币供应量最多就是基础货币的10倍。
而要实现货币扩张,需要一个重要的媒介,那就是商业银行。假如现在有100元的基础货币,把它们存到商业银行中,若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银行就能把其中的80元贷出去,此时就形成了180元的货币供应量,拿到这80元贷款的人再把钱存入银行,然后银行又能把其中的64元贷出去。以此类推,到最后100元的基础货币,就会形成500元的货币供应量。
不过,商业银行只是实现货币扩张的媒介,至于最终能不能让货币扩张成为现实,还要看大家会不会把钱存到银行中,因为只有大家把钱存入银行,银行才能利用这些存款继续进行货币供应扩张。而在这点上,我国就比美国要强得多。
我国2020年的储蓄率为45.7%,而美国仅为19%,不到我国的一半,这就说明我国的机构和个人比美国的更喜欢存钱。这点从我国与美国的存款总额数据上就能看出来,因为我国目前的存款总额高达222.76万亿元,相当于34.6万亿美元左右,是美国17万亿美元总存款的两倍多。
由于我国人民更喜欢把钱存入银行,所以在货币的扩张上所体现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我国作为基础货币之一的流通中的现金(M0)为8.4万亿左右,而到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流动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即M1就达到了61.7万亿元,扩张了7倍多。而美国的M0为6万亿美元左右,M1为19.2万亿美元,仅扩张了3倍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