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都是30年,为什么养老金却差了1000元?
这很正常,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养老金不按工龄算:
大家知道自从实行了社保制度之后,养老金主要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同等条件下,缴费基数高,个人户储存额多,甚至于所在地区上年度平均职工工资高,这都影响养老金的多少?与工龄的关系不大,比如同样30年工龄,可是人家缴费基数高,人家是按100%交的,你是按60%交费,人家个人账户五万元,你的账户三万元,那能一样吗?
第二,职务职称地域都有关:
这种现象在财政供养人员当中更明显,同样的30年工龄,但职务职称上的差别对退休金影响更大。可以说一个厅级干部和一个普通干部,或者是一个高级职称者和一个初级职称者,他们的退休金差距更大。而是参保退休地点也很重要,因为所有的经济发达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都高得多,要比欠发达地区养老金同等条件下差接近1/2。
第三,行业差别也比较明显:
虽然养老金制度全国统一,但是所在的行业差别依然存在,比如都是企业,像国家特大型国企或者垄断行业,特别是烟草,电力石油军工企业,他们的职工收入就比普通国企或者是民营企业,退休人员要高的多。同样是30年工龄,那些垄断行业的企退人员得养老金并不比财政供养人员要少,比普通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一倍都很正常。
综上所述,题主说同样30年工龄,为什么养老金却差1000元?我首先告诉你,养老金不按工龄计算,按工龄是计划经济时期对照你在岗工资的百分比。现在是以实际缴费比例,个人账户金额,退休年龄,退休所在地上年度平均工资等相关指标计算。
换句话说,30年工龄一天没缴费,一分钱养老金都没有。人家按8000元工资,100%缴费;你按按4000元工资,60%缴费;如果同样30年缴费年限,50岁退休,你何止少1000块钱?更不要说还存在着职务职称以及行业等等方面的差别。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