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金持续做空怎么办?
眼下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财富分配,好像哪些企业曾经最赚钱,哪些人最有钱,都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意思是你越有钱未来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仅仅腾讯今年就捐赠出了1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其半年的净利润,仅仅这样也就罢了,但是股市上最近兴起了一波“杀富”行情,曾经的娇娇着,最赚钱的龙头企业如今成了最主要的抛盘力量,就拿海外的中概互联网公司来说,股价是低了还能再低,处于了一种无厘头的向下走势。
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a股市场的白酒何尝不是如此呢,还有一些龙头的医药企业,也加入到了向下持续寻求支撑的行情,我感觉这年头似乎只要你曾经企业发展的很好,都要多少遭遇资金的卖出行为。

这些现象的背后,源泉在于人们对财富分配的错误理解,尤其是机构资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一些人会觉得既然是财富要重新分配,要实现共同富裕,那就是平均主义要来了,社会的资源应该更加的公平化,那么之前很赚钱的企业势必会受到政策的打压,先要澄清的是,财富分配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杀富济贫”,因为初次分配的根基没有动摇,就是劳动努力所得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二次分配主要在税收和社会保障方面,这个还是会坚持原来的不会有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次分配上,更多的是希望一些企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这个属于自愿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企业很赚钱的情况,主动地回馈社会,这是一种倡导,更重要的是对那些不合理的收入或者说非法的收入要进行分配,这才是重点,并非是要企业必须这么做,市场的错误理解就在于这点;
其二对财富分配错误的理解必然会体现到具体的行动上,本身过去的核心资产白酒、医药等企业的股价大多都在高位,一直没出现正常的调整,这次的有人借着财富分配之名,认为既然财富要重新分配,那么这些大企业自然要给社会贡献利润,这样一来企业自身的盈利基础就显得薄弱了,如此现在的估值肯定是高了,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一种潜意识里的风险,要知道目前A股市场的核心资产都在公募基金的手里,而且大量的基民为此间接的买单了,如果说这种杀估值行情延续下的话,势必会造成基金净值的下跌,这样赎回潮必然到来,流动性风险会不会再次来临呢?
其三压根就是市场资金在做转换,从过去一段时间看,部分医药类公司已经出现了杀跌,但是最近有点加速的迹象,总体给人感觉一些资金借着市场对财富分配的错误理解进行刻意的打压,这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人尽皆知,要么是想拿到便宜的筹码,要么是让政策面吹起暖风,总之就是资金与政策之间的博弈;

给我最大的感觉是,目前的股市杀跌行情,尤其是对市场的核心资产杀跌有些变味了,而且惯性越来释放得越是过头了,这种现象如果延续下去的话,对股市势必会造成比较大的波动,有人已经预期说要到3000点,其实真心不希望这种现象发生,那到底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挽回局面的就是政策面,应该积极地给予对财富分配的澄清,让机构资金们有大局意识,中国股市需要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要稳定公募基金持股信心,只要政策导向上正确了,市场的信心才能稳定,这样就会避免可能的类似多杀多或者流动性危机的出现,使得普通大众的财富不轻易的遭遇损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