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金鹰基金倪超:关注制造业“三剑客”构建长期视角下的稳健投资组合

  今年年初以来,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很多投资者都担心高估值板块会被杀估值,然而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大的板块估值往往较高,主要是因为市场的微观流动性层面较好外加牛市后期市场风险偏好较高,这时投资者重势,愿意为高景气板块予以高估值。

  无论是从细分行业,还是从概念指数来看,年初以来涨幅较高的板块大都处于相对较高的估值水平:首先,中信二级行业的角度,截至2021年6月30日,今年年初以来涨幅最高的30个细分行业主要分布在周期、新能源、半导体和医疗领域,除了传统周期行业估值偏低之外,其他板块在年初的PE(TTM,下同)已经较高,例如新能源动力系统年初以来涨幅和年初PE分别为37.6%和148.8倍,半导体为23.4%、125.4倍,中药生产为25.4%、90.6倍,其他医药医疗(含医美)为20.9%、53.5倍。其次,Wind概念指数的角度:概念指数的分类有很多,但总的来看年初以来涨幅领先的概念指数大都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和医疗&美容三大主线领域,并且这些概念指数在年初时估值水平并不低,例如动力电池指数年初以来涨幅、年初PE为41.2%、179.1倍,第三代半导体指数为39.6%、100.0倍,医美指数为58.2%、63.4倍。

  展望后市,悲观预期:中证1000是类似2007年牛市顶部附近的补涨。2007年牛市顶部的时候,出现了牛市核心板块银行股提前进入下跌趋势,而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边缘个股在随后接近5个月的过程中持续强势,但最终没能改变牛市终结的现实,类似于现在各种茅指数已经开始调整,中证1000却异常活跃。

  中性预期:成长是类似2010年和2013年的结构性牛市。目前银行股下跌、成长股上涨的分化,在2010年和2013年的震荡市中也长期存在,两次持续的时间都长达一年。2010年最大的宏观背景是信贷紧缩,房地产和基建政策非常紧,所以周期和银行表现较弱。消费和成长性行业,受宏观影响小,同时也有自下而上的产业逻辑。

  乐观预期:类似2020年上半年,结构牛发展成全面牛。由于蓝筹价值股的持续下跌,部分投资者认为已经到达绝对低估值的范围。由于降准等变化,结构牛有可能发展成全面牛。

  我们更倾向于中性预期下的结构性牛市。从产业周期的视角出发,高端制造业产业链“三剑客”——新能源汽车链条、半导体链条和光伏设备链条兼具长期的市场空间和短期的行业景气度。同时军工产业链、医疗服务CXO、智能家居产业链高景气特征也十分明显。

  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些产业链中,细致的比较,紧密的跟踪,科学的评估其价值,构建长期视角下的稳健投资组合。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