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 买房风险越来越大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明摆着很不景气,年初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规、划五档限制房地产和个人住房贷款的新政上线,之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进入楼市,并且对违规申贷和放贷的个人和银行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紧接着少部分城市开始严查首付款资金来源,要求购房首付必须是家庭自持资金,经过上半年紧锣密鼓的调控,信贷政策收紧的效应初见成效,如今楼市虚火已基本被抑制。
不管是开发商还是炒房客,失去信贷资金的支持后,目前的光景都不乐观,同样购房者也很难独善其身,将面临很多潜在购房风险,比如说房子烂尾、房子质量差、房屋延期交付、房子贬值等等,为了避免类似的购房风险,刚需要自己学会观察楼市信号,如果看到这5大现象,刚需一定要捂好买房的钱包:

第一、土地市场降温
土地成本占到开发总成本的40%左右,土地和房价是面粉和面包的关系,土地成交价持续下滑,土地溢价率下降,甚至土地流拍增多,其背后隐藏着三层含义,一是房企不看好未来房价预期;二是房企没钱,没能力高价拿地;三是拿地成本下滑,开发成本降低,或将导致地价下降,这三者都是消极的市场信号,这种楼市环境下买房,容易遇到刚买了房,房价就下跌的尴尬局面。
第二、楼盘反复停工
楼盘反复停工原因有三个,一是极端天气下,工程不得不停工;二是建筑属于违章建筑,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政府发现后勒令停工整顿;三是工程款不到位,承建商罢工和开发商对峙,除了第一种是正常情况外,后两者原因导致的工程停工,都蕴藏着房屋烂尾风险,因此,买房之前要多关注建房进度,如果工地反复停工、复工,最好别动买房念头,不然买到烂尾房的风险很高。

第三、房闹现象频发
通常,拿到手的房子和预期差距很大,或者刚买了房子就跌价,都会导致已买房的业主,集合起来去售楼处闹事,要求开发商补偿自己的损失。一旦闹事的消息在网络上发酵后,将会挫伤刚需买房的积极性,导致更多的人进入持币观望阶段,房屋销量下滑后,开发商想要吸引购房者,降价促销、让利给购房者,将会成为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房闹也是房价下跌的征兆。
第四、售楼处人员流动大
房产销售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业绩,在房子遭疯抢的楼市火热时期,房产销售基本都是月入几万,当时各大楼盘置业顾问的入行门槛都很高,而那些已经入了门的基本不会轻易辞职,反之,如果遇到楼市下行、房子不好卖的时候,房产销售赚不到业绩提成,就会选择转行另谋生路,所以售楼处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也证实了当前房子不好卖,开发商面临巨大的去化压力,为了回笼资金,将来降价卖房的概率很高。

第五、开发商大幅度降价
去年9月17日,河南房地产商会召集了三十多位河南房地产企业高管和一线房企参加在郑州召开的闭门会议。在会议上,正商集团董事长张敬国、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等都表示,降价促销对于整个行业发展,弊大于利;自家企业要稳房价,不带头降价。诸多房企抱团抵制降价,是因为降价会影响房价预期,导致刚需买房积极性下降,更加不利于开发商回款。但这属于比较理性的情况,一旦开发商到了生死关头,将不得不降价促销,如果房企顺利拿到项目回款,可能会挺过这次危机,可如果销售情况不佳,房企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期房就有烂尾的风险,因此,遇到房企打骨折促销的情况,也别轻易动买房的念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