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碳达峰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碳达峰十大行动是哪些?

  碳达峰行动方案出来了,提出了多个具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又提出了具体方案,例如具体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等。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方案》提出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等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具体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方案》并就开展国际合作和加强政策保障作出相应部署。

  对比24日发布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方案》在工作原则方面,再次细化了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综合上述工作原则,地方在落实中要注意避免两个问题:一是要在全国一盘棋、统筹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安排地区的整体部署和行动方案;二是坚持先立后破、有序推进,所谓“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是指地方要在能够满足能源安全和经济这两大目标的基础上,稳步实现清洁发展。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

  对于“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这一目标,《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同时,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基本建立。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和开发时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目前光伏和风电占一次能源的比重约在5%以内,到2030年二者的比重约在7,考虑到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二者的体量几乎翻了一番。如果把光伏和风电做对比,光伏在灵活性上更胜于风电,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内的发电项目,可以满足就地消纳的需要,因此前景更为广阔。

  对于核电,林伯强认为,一方面,核电从筹备到建设的周期较长,因此《方案》没有给出短期规划目标。另一方面,核电技术的安全问题仍是世界性难题,中国适宜发展核电的区域人口分布密集,这使得核电布局必须谨慎。以当前技术水平来看,核电不会大规模增长,适宜稳妥推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