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央行圆桌汇】鲍威尔鸽派言论或为加息预期降温

  ·鲍威尔:美联储将确保通胀不会在美国经济扎根

  ·美联储褐皮书:部分地区对经济的乐观情绪有所降温

  ·IMF:美联储加快升息或导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与货币贬值

  ·拜登提名拉斯金为美联储副主席或推动更严厉金融监管

  ·日本央行调查:日本家庭通胀预期触及逾两年高位

  ·韩国央行再次加息利率回到疫情爆发前水平

  ·泰国央行预期202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

  ·美联储布雷纳德:对3月加息持开放态度压低通胀是首要任务

  ·美联储副主席Clarida意外提前辞职

  【全球央行动态】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日在参议院听证会准备的讲稿中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必须前瞻性地考量政策,将用工具来支持经济和就业市场。美联储将阻止更高的通胀变得根深蒂固,恐怕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经济可能会有别于疫情爆发之前的扩张。

  ·当地时间1月12日,美联储发布了俗称“褐皮书”的地区经济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最后几周,美国各地的经济活动以适度的速度扩张。来自许多地区的联系人表明,增长继续受到持续的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的限制,部分地区的企业对未来几个月增长的预期有所降温。美联储在褐皮书中表示:“乐观情绪仍然很高,但比之前略有降低,因为对未来六个月经济持续增长抱持乐观预期的公司所占比例减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日表示,新兴经济体必须为美国加息做好准备,并警告称美联储快于预期的升息步伐,可能会扰乱金融市场,并导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与货币贬值。IMF表示,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2022年晚些时候通胀可能会有所缓和。IMF将于1月25日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预估。IMF表示,渐进的、经过充分沟通的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可能不会太大,因海外需求将抵销融资成本上升的影响。

  ·美国总统拜登提名美联储前理事拉斯金(Sarah Bloom Raskin)为美联储负责金融监管的副主席。这一提名意味着进步派人士将担任监管华尔街大型银行的最高权力者,对金融业而言并非是个好消息。作为美联储七人理事会中最重要一职,监管副主席是拜登可以提名填补空缺中最重要的职位,让他有机会能够给华尔街监管和美国货币政策带来长期影响。

  ·日本央行1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80%的日本家庭预计一年后通胀率将加速上升,达到两年多来最高,这表明生活成本的上升开始改变公众对未来物价走势的看法。在11月5日至12月1日期间进行的调查还显示,与9月的上次调查相比,有更多的家庭预计从现在起五年内物价将会上涨。日本央行的季度调查显示,预计一年后物价上涨的家庭比例为78.8%,高于9月调查的68.2%,创下2019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地时间1月11日,约阿希姆·纳格尔正式就任德国央行行长。分析人士认为,纳格尔将延续其前任魏德曼的路线,并提倡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及提高利率。纳格尔在就任仪式上表示,德国的通胀率目前已上升至5.3%,高于欧元区4.9%的平均水平。尽管受到一些特殊影响,但如此高的通胀率足以让很多人感到担忧,且有可能继续呈上升态势,中期的价格前景“非常不确定”。

  ·韩国央行1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1.25%。这是自夏季以来的第三次加息,突显韩国央行决心迅速遏制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并相信经济可以在较少支持的情况下抵御疫情。仅仅间隔50天,韩国央行再次了上调基准利率。目前,韩国基准利率已经回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韩国央行行长李柱烈表示,利率决议并非一致通过,有一名委员反对决议。韩国央行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进一步调整利率。

  ·印度央行14日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印度央行外汇储备降至6327.36亿美元。相比报告期前一周,印度央行的外汇储备减少8.78亿美元。印度央行外汇资产(FCA)在报告周内减少4.97亿美元,至5693.92亿美元,黄金储备减少3.60亿美元,至390.44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在本报告期内减少0.16亿美元。

  ·泰国央行表示,由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造成的不确定性,泰国202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可能低于基本假设。泰国央行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虽然这个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得到了国内支出和旅游业反弹的支持,但奥密克戎疫情不断升温仍然是一个关键风险。央行称,泰国有望在2022年第一季控制住奥密克戎疫情。泰国央行高级主管Sakkapop Panyanukul在分析师会议表示,2022年上半年有很大的下行风险,因为奥密克戎疫情可能比预期的更严重且更久。

  ·13日,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出美联储副主席的参议院提名听证举行。她表示,对2022年3月就加息持开放态度,称“一旦量宽净购债结束就可以加息”,并支持在开始加息“一段时间之后”缩表,预计未来只有当降息空间不复存在时,美联储才会动用QE量宽买债。按照原定计划,美联储将于今年3月中旬完成缩减购债,布雷纳德的言论暗示最快3月加息。布雷纳德称,失业率在迅速下降,“强烈相信”劳动参与率会在未来数个季度、甚至数年得到改善,即便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预计就业人口也将继续增加。

  ·美联储副主席Richard Clarida计划于1月14日辞去理事会职务,比任期届满提早两周。Clarida被爆出在2020年2月卖出了一支美国股票基金至少100万美元的份额。但几天后,就在美联储发布重要声明的前夕,他又买入了差不多同样金额的该基金。财务文件显示,Clarida在美联储承诺救市之前卖出并买回股票基金。

  【市场观察】

  ·贝莱德投资研究所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Wei Li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今年各央行试图对抗由供应链因素所引发的通胀,所处的形势非常棘手,在稳定通胀的同时不破坏经济活动是非常难的。鉴于通胀动态由供应驱动,央行不应当过于激进地抵御通胀,以免损害经济活动。预计“即便供应链瓶颈缓和,但由于结构性因素,通胀会处在高于我们所习惯的水平”。由于基本面的支撑,且增长和盈利“尚可”,相比新兴市场,仍然偏爱发达市场股票。她表示,预计发达市场股市前景将更加普遍地表现强劲,这是当前所笃信的观点。

  ·加拿大皇家银行首席执行官大卫·麦凯(David McKay)表示,加拿大央行需要采取“快速行动”,通过多次加息来控制通胀。麦凯表示,他不认为最近的通胀加速是暂时的,他看到了工资价格周期扎根的一些迹象,而这已经永久推高了成本。“这是永久性的、持续的通胀,必须通过货币政策来应对。因此我们需要在今年春天迅速采取行动,通过一系列加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凯投宏观估计,尽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在疫情影响处于峰值之际,奥密克戎变异株造成的经济中断可能会使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速下降约1%,这主要是员工缺勤所致。以疫情前的缺勤标准衡量,这将是一次严重的冲击,虽然比前几波疫情冲击的影响要小。随着员工重返工作岗位,一些产出损失会得到弥补,也应该会很快消退。但通胀的影响可能更令人担忧,大多数央行可能将继续推行紧缩政策。

  ·澳新银行认为,澳储行中期经济前景的改善,以及美联储更加强硬的立场,将使澳储行在2月结束量化宽松。澳储行将每周购买债券视为额外支持,这一事实对这一决定至关重要。澳新银行认为,由于奥密克戎毒株疫情为前景带来风险,澳储行将推迟几个月决定是否启动量化紧缩,即是否对到期债券的收益进行再投资。

  【本周重点关注】

  周一:

  待定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举行;

  周二:

  11:00 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和前景展望报告;

  14:30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周三:

  17:00 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周四:

  20:30 欧洲央行公布2021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周五:

  21:00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曼恩就英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待定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举行;

  周六:

  04:30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周度持仓报告。

  编辑:马萌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