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巨头突然宣布:即将关停!又有A股董事长被查!券商首席被抓 小康股份刚刚回应





小康股份紧急澄清

  1月18日早间,小康股份发布澄清公告:有网络传言原某证券研究所人士及某公募基金量化人士或涉嫌操纵证券及内幕交易华为合作企业,公司对上述事项不知情也未参与相关违法违规事宜。

  17日晚间,一则券商首席、公募基金经理联合某国有大厂相关核心员工内幕交易,联合炒作的消息开始广泛流传。

  市场传言称,其中券商首席为中泰证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而最新消息称陈龙确已被抓。

  小康股份去年大涨,但近期陷入大调整,短期内股价重挫,市值跌破千亿。

聆达股份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聆达股份1月18日早间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正育先生转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82022026号),因王正育先生涉嫌内幕交易“聆达股份”等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王正育先生已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总裁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已推举董事王妙琪女士代行董事长职责,聘任董事韩家厚先生担任公司总裁,并经控股股东提名补选陈小禹先生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相关工作已平稳交接。

  截至1月17日,聆达股份市值不到40亿。

有品有鱼即将关停

  1月17日午间,小米旗下主打新国货的会员制电商平台有品有鱼宣布,因业务调整,有品有鱼将于2022年3月17日10时终止运营,届时用户将无法访问有品有鱼App及小程序。

  (来源:有品有鱼公告截图)

  根据公告,官方将为在有效期内的有鱼会员免费赠送“小米有品UP会员”,以便用户能继续享受小米有品提供的会员服务;关于用户账户内的个人虚拟资产,官方将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有品有鱼是小米2019年4月上线投入运营的生活会员电商平台,主要面向女性客群,用S2B2C (集合供货商赋能于渠道商并共同服务于顾客) 的运营模式为商家与社交推广公司搭建起桥梁,提供物流、客服、品控等服务,将入驻商户的返佣及返利代付给产生购买与分享行为的会员。

  (来源:有品有鱼苹果商店下载页面截图)

“自购省钱,分享赚钱”

模式被质疑涉嫌类传销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电商品台如淘宝和京东不同的是,小米有品有鱼宣传主打的是给用户的“返利”——即用户在有品有鱼平台购买商品就可积累成长值,这些成长值可用于兑换免费的会员资格以及不断推出的更多其他权益。

  当用户成为会员后,可享受到商品券后价,以及 3-15% 的自购返利。每月会员日更有其他额外补贴。此外,会员向其他用户推广商品也可以享受到更高比例的推广服务费,以帮助用户实现所谓的会员自购省钱,分享赚钱。

  正是这样的返利模式,让该app自19年4月上线后就不断收到来自媒体和公众对其“涉嫌传销”的质疑。

  根据基金报记者查询,光是在小米有品有鱼的苹果商店的应用评论区,就有不少用户吐槽该应用下载后必须填邀请码才能注册,且需要花钱(396元)购买会员后才能使用。“传销”、“坑人”、“差劲”等字眼随处可见。

  (有品有鱼苹果应用评论区截图)

  此外,根据此前公众号“社交电商直通车”的爆料,在有品有鱼的推广方面,小米并没有组建团队硬将米粉拉到新业务中来,而是独家签约了一家专业的社交电商运营团队——佛系推手团。而根据曝光的“推手团”制度也可对有品有鱼的营销方式窥见一斑:从见习顾问到推广顾问,再到高级顾问,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且下线到上线间,有明显的利益传导。

  (来源:社交电商直通车)

宣布关停略显突然?

  尽管有品有鱼一直处在涉嫌类传销的舆论中,但此次的突然官宣似乎略显突然。

  根据基金报记者查询有品有鱼app发现,其企业注册名称为“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再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金达到5000万人民币,法人代表为刘德,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是最大股东,占70%股份;洪峰、黎万强和刘德均占10%股份。

  (来源:天眼查)

  此外,2020年5月,有品有鱼还在渠道大会上正式宣布,升级为一个多元化社交营销网络平台,同时发布银河计划、繁星计划。其中银河计划是以有品有鱼全屋智能体验馆为轴心所布局的线下社交营销网络,而繁星计划则是围绕着质量过硬、特色突出、服务费比例超过20%的新产品推广计划,辅之以新的渠道政策,专项建立的渠道团队,专门打造爆品。

  2020年9月20日,有品有鱼通报单日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双12”开场半小时,有品有鱼发出全平台交易额突破600万海报。

  2021年9月,有品有鱼还和宝能宣发了合作,为宝能·第一空间有品有鱼智能全屋体验馆举办了开业仪式。

  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该项目试图通过“线下体验+定制设计+一键代发+上门整装+售后保障”等服务吸引消费者。有品有鱼在当时看起来似乎要转战线下家居领域,且动作不小。

  因此,此时关停有品有鱼,外界猜测,此举与去年开始的社交电商泡沫破灭,以及去年年底林瑞阳和张庭的品牌TST因涉嫌传销被查更是引发了行业对于监管趋严的担忧不无关系。

  此外,其他品牌的前车之鉴或许也为此次关停提供了参考。例如,2019年,社交电商花生日记因网络传销被广州市监管局开出7456万元的天价罚单,此后更有云集品因以“共享经济”、“新销售”为幌子进行网络传销,被深圳市公安局直接查处。

  截至今日收盘,港股小米集团报收18.5港元/股,跌0.75%,总市值4625亿港元,股价12个月以来已下跌超38%。

精品电商迅速崛起

  小米仅是关停有品有鱼,其旗下电商平台小米有品运营将依旧如常。

  事实上,小米近年来也对电商领域进行了探索和整合,以强化其“精品”、“高品质”的品牌形象。

  2021年11月12日,小米通过内部邮件宣布:独立电商平台“小米有品”与小米中国区零售业务整合。未来,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将结束独立结算和运营政策不同的情况,一起服务小米集团的新零售目标。

  而小米有品背后所瞄准的精品电商领域,近年来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成了各大厂商争夺的另一块“风水地”。

  根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品质电商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人均GDP由43852元增长至59960元,增长率36.7%。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13年的18311元增长至2017年的25974元,增长率41.2%。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也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移,因此对于商品的追求更高,维度更多元。

  在此背景下,品质电商快速崛起。品质电商典型代表为网易严选、小米有品、淘宝心选、京东京造等企业。报告还指出,品质电商瞄准的是追求品质,但不愿意为过度品牌买单的消费力量。

  (国内品质电商梯队划分,可见“小米有品”位于第二梯队/来源:《2018年度中国品质电商市场发展报告》)

  由于精品电商在国内市场处于成长期,除小米有品外,还有淘宝心选、京东京造、苏宁极物、必要商城等。而在各大促销期如“双11”、“年货节”、“618”等期间,更是会有精品店商混战的局面出现。

  此外,这些精品电商组织架构和营销方式上近年来也是动作频繁——京东京造单独成立事业群、网易严选双11反套路营销,淘宝心选推出自有品牌等。

  小米有品想要杀出重围,关停其充满争议的有品有鱼,整合资源轻装上阵,似乎也显得合情合理了。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