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方正策略2月观点:市场上涨的概率很大

  1 总量及大金融行业观点

  1.1 宏观

  2022年开年,影响市场的两个预期变化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提速;二是面对美联储的收紧,中国央行政策对冲力度偏弱,导致市场对稳增长的信心存疑。分开来看,一方面,我们认为美联储的鹰派表态及相应施政难以持续。其在控通胀及辅助美国民主党中期选举中需要打时间差,即年初通过货币政策加速“刹车”控通胀,进入二季度后半段则需要保持政策平和助力中期选举。因此,预判美联储将在5月议息会议后进入政策静默期,或以温和缩表替代加息直至三季度结束。另一方面,对于国内稳增长的理解要统一于高质量发展。从政策投向看,制造业与消费无疑将是政策助力的主要方向。但从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看,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又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基建无论从可用资金还是项目储备观察,都不足以承担起稳增长的重任,甚至有可能成为拖累项。而要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稳定房地产健康发展,同时对冲美联储的收紧影响,3月再次降息即显得尤为必要。

  风险提示:海外:3月美联储加息幅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国内:3月央行按兵不动,房地产政策从偏紧向中性回归的节奏放慢。

  1.2 策略

  一方面,目前市场调整幅度已经较为充分,不论是从下跌持续的时间以及下跌幅度来看,此轮市场的调整已经接近历次大跌调整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当前各项政策措施和环境均对市场非常友好。货币政策上,人民银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继续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财政政策上,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施好规模性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

  此外,历史经验及统计规律来看,2月份市场上涨的概率很大,这背后一方面是因为2月份市场流动性环境比较宽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对之后3月份两会的政策预期。

  由于2022年1月份市场已经出现了较大调整幅度,我们认为后续的行情更加值得期待。在流动性环境比较宽裕友好、市场整体估值不高、新兴产业朱格拉周期的产业逻辑值得期待的背景下,我们看好硬科技小盘成长公司的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1.3 金融工程

  历史上2月多数宽基指数上涨概率超过60%,多数行业上涨概率超过70%,稳增长发力预计市场风格偏向大盘价值。行业轮动方面,近3个月北上资金流入规模靠前的行业为电新、化工、银行、计算机、食品饮料、电子。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市场预期;模型失效风险。

  1.4 海外策略

  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会对港股造成负面影响,但通过历史复盘,美国加息全周期内恒生指数出现过大涨,这不能说明美国加息不影响港股长期走势,而是因为还有其他重要变量影响港股长期走势(如内地经济),分析问题的前提假设是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而不是轻言美联储加息不影响港股。内地经济是决定香港股市的重要因素,但2022年我国宏观环境不同于港股大涨的2017年。预计2月份港股有望出现一定的反弹。

  作者在《2022年港股投资展望:见龙在田》中提到,港股正在从“潜龙勿用”走向“见龙在田”,但A股和美股的下跌为港股的反弹带来波折,随着A股探底和美联储加息利空落地,港股有望在2月出现一定的反弹。但后续仍要关注内地经济数据能否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超预期、国际局势是否发生突然改变、以及3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否会带来新的冲击。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变种病毒对经济复苏的冲击超预期;美国加息进程超预期;美股震荡超预期。

  1.5 非银

  财富管理展望:预计财富管理的投资逻辑将延续,我国居民资产配置从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这一大财富管理的趋势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是昙花一现的周期性表现。我们认为财富管理给券商带来的下一波投资逻辑将聚焦私募业务,尤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表现最为突出,推荐私募代销能力可与招商银行比肩的中信证券。

  全面注册制来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2022年突出主板改革这个重中之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逐步具备。全面注册制来临,利好投行优势突出且项目储备丰富的头部券商;财富管理投资逻辑依然有效,重点从公募转移到私募领域;加上市场高景气度延续,关注估值属于相对低位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继续跟踪财富管理产业链上受益的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等。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流动性紧张;监管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全面注册制进度不及预期。

  2 消费类行业观点

  2.1 汽车

  2022年,汽车供应链芯片缺口将逐步收敛,主机厂产能逐渐释放。在此轮汽车周期上行刺激下,2022年汽车市场将迎来产销两旺。广汇汽车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销量与营收行业领先,将极大收益。

  投资建议:推荐广汇汽车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广汇汽车:公司在近两年对门店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经过门店结构的升级优化,增加更多新能源汽车门店及与新兴品牌的合作门店,并且大量优化掉低效门店等举措,广汇汽车的经营能力及总体利润率有望提升。公司整体增加了豪华品牌及自主品牌比例,新增了新能源品牌销售和服务中心,并预计在后续每年继续进行20~30家门店的升级。2022年,汽车供应链芯片缺口将逐步收敛,主机厂产能逐渐释放。在此轮汽车周期上行刺激下,2022年汽车市场将迎来产销两旺的市场环境。广汇汽车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销量与营收行业领先,2022年产销两旺的市场环境将极大刺激公司净利润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恢复不及预期、芯片行业恢复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2.2 生物医药

  2021 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在 2020 年低基数下冲高回落,受全球新冠疫苗和检测需求带动,医药生物板块盈利能力提升。二级市场医药板块大幅震荡,市场风格由 2016-2020 年追捧抱团核心资产切换转向至中小盘成长股。2019 年科创板开板,加速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证券化,受集采和创新药研发指引等政策影响,目前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回落至近 5 年平均水平。此外,细分子版块估值分化,医疗服务及器械板块估值大幅回调,我们认为 2022 年为结构性行情,市场风格有望延续中小盘高成长,建议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投资建议:推荐开立医疗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开立医疗:1)可变焦内镜光学放大功能精准诊断,自主创新加速进口替代;2)消化道癌早筛早诊效果卓越,可变焦内镜优势突出;3)公司在超声和内镜领域保持高速增长,研发储备丰富。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品研发风险;海外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核心销售人员流失;医疗卫生政策影响。

  2.3 轻纺

  运动鞋服品牌21年受益于新疆棉事件业绩大幅增长,全年业绩取得高增速,且2022年至今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中,运动鞋服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且国产品牌抢占国际品牌市场份额这一趋势得到延续。

  国产运动品牌持续在产品、渠道、营销端发力,强调产品专业性能并兼具时尚性,开设高效大店优化渠道,经营效率持续改善,品牌势能向好。

  投资建议:特步国际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特步国际:特步主品牌处于品牌势能上升期,聚焦的三四线城市成长性更佳,电商及儿童业务完成重组后增长势头迅猛,此外4个新品牌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新品牌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渠道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

  3 成长类行业观点

  3.1 科技&电子

  根据集微咨询数据,大陆晶圆厂完成2021年新增扩产21.2万片/月12吋产能目标的基础上,到2021年底中国大陆将实现近60万片/月的12吋存量产能,相较155.4万片/月的12吋总体规划产能,潜在扩产产能还有95.3万片/月;对应3-4年的扩产周期,相应带来确定性的半导体设备需求,加之国产替代浪潮,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迎来黄金发展期。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北方华创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北方华创:全年营收中位值 97 亿元,再次上修市场预期;对应 21Q4 营收中位值 35 亿元,再创单季度新高。从目前时间维度上看,下游晶圆厂还有 3-4 年的扩产周期,相应带来确定性的半导体设备需求,加之国产替代浪潮,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迎来黄金发展期。北方华创近 60 年厚积薄发,持续受益晶圆厂扩产和国产替代。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疫情影响上游供应链。

  3.2 计算机

  2022年宏观政策边际趋紧,流动性紧平衡,计算机板块面临的大环境相对不是很友好。

  经过2020-2021年的演绎,计算机白马股估值普遍高企,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是整体仍然难言便宜,部分领域仍然承压,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

  基于以上因素,计算机整体板块性大行情概率很小,我们认为以结构性、阶段性机会为主,行业上优选行业景气度高、技术创新带来新动力、以成长对冲估值压力的板块,如医疗、网络安全等,个股上选择竞争优势明显,能够创造阿尔法的公司。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深信服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深信服:2021年6月等保2.0测评公式进行了新一轮重大修订,新规则下测评过关的难度显著提升,将倒逼政企用户进一步加大合规性安全采购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安全业务增长有望提速。公司推进XaaS战略,大力推进安全AaaS、托管云、桌面及服务及托管安全服务,未来公司业务将走向云化、在线化和服务化。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落地不达预期的风险、利润率持续下滑的风险。

  3.3 通信

  后疫情时代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科技创新有望成为下一轮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同时,新一轮科技周期的持续性有望继续延续,国内5G建设领先全球,5G下游应用有望衍生出新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下游客户对国内供应链需求不断提升,将继续加大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我们建议积极关注物联网、光模块、滤波器、云视频以及云计算等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华工科技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华工科技:公司产品受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三大业务订单均实现大幅增长。智能制造大发展背景下,公司有望把握行业机会。持续提升市场份额。紧跟5G发展契机,围绕“光联接+无线联接”实现产品多元化。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不断上升,新能源汽车传感器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公司传感器业务增速放缓;汽车行业需求景气度下滑;激光设备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5G前传光模块价格下降;全球疫情影响等风险。

  3.4 新兴产业

  2022年,公司将迎来蒸发源设备营收确认的高峰期,年产10000公斤的AMOLED用高性能发光材料项目也将进入量产期,新项目顺利进行产业化推进,封装材料通过产线测试,PI材料已进入产线测试阶段。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奥来德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奥来德:国内OLED新产线陆续建成投产,蒸发源业务营收确认将在2022年迎来爆发。公司也是国内少有可以自研并供应终端材料的厂商,年产10000公斤的AMOLED用高性能发光材料项目22年进入量产期。PI材料、封装材料分别获得维信诺、京东方等面板厂商认可,逐步导入产线测试,2022年有望创造新增长。

  风险提示:OLED 材料行业波动及市场竞争加剧;材料技术升级迭代及技术研发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蒸发源产品仅适配于 Tokki 蒸镀机;蒸发源业务客户、订单集中度较高及未来业务获取难以持续。

  4 周期类行业观点

  4.1 化工

  我们建议从以下方向把握投资机会:

  (1)海运费下降:海运费高位运行影响低货值产品出口,伴随着海运费回归理性,需求有望迎来修复;

  (2)原材料价格回落:由于需求快速恢复,而供给受到疫情等原因恢复速度低于需求端,导致大宗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化工中的偏下游企业利润受损,未来伴随着原材料价格回归合理中枢,相关企业盈利有望迎来修复;(3)碳中和:在碳中和约束下,高能耗行业供给格局优化,盈利中枢有望上移;碳中和驱动能源变革,带动上游相关原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大炼化行业切入新能源材料行业,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占据市场,成长空间不断打开;

  (4)农化行业景气持续:粮食价格处于高位运行,预计驱动农民加大投入,农化行业景气有望持续;

  (5)在健康诉求驱动下,代糖行业长坡厚雪,且伴随着供给格局优化,三氯蔗糖价格高运行,景气有望持续。建议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玲珑轮胎、凯赛生物、扬农化工、恒力石化、卫星石化、金禾实业。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企业开工风险;环保安全等生产风险;产品价格下跌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

  4.2 电新

  新能源车。国内补贴持续弱化,欧盟碳排放趋严,美国补贴加码,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长。我国锂电池产业链中优质公司立足国内,加速供应全球产业链。高镍三元与铁锂电池共振,新型电池有望提速。行业内优质公司订单饱满,供应偏紧,上游资源供给短期错配,将迎来改善,中游电池制造业绩将得到改善。全球视角,发展清洁能源,提倡可持续发展已成共识。我国光伏产业链长期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绿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展望2022,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将大发展,硅片薄片化、双玻组件、以及电池新技术方案将提速,上游硅料产能持续释放,产业链盈利能力更加均衡。风电机组大型化、轻量化、零部件国产化,风机成本明显下降,风电大基地和海上风电成为主旋律。具备全球配套能力的企业及领先的整机龙头长期向好。我国电力系统将更多面临“碎片化管理、错峰调配、智能化调度”等特征,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站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禾望电气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禾望电气:风电变流器龙头,受益机组大型化;光伏逆变器爆发;工控和储能持续高速增长;业绩有望爆发。

  风险提示:缺芯片缓解后市场竞争加剧;上游资源供给不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4.3 军工

  截至2022年1月22日,军工板块共有21家企业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其中10家企业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增速中枢在50%以上,上游元器件企业净利润保持较高增速。

  2021年10月,全军装备工作会议提出,加紧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加紧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创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我们认为,展望2022年,军工部分细分领域高景气延续,规模效应叠加治理改善有望提供业绩弹性。

  从美国洛马公司F-35战机的价格看,大批量采购降价是军工行业的常规,在规模效应下,对企业利润率影响或不大。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振华科技

  推荐/关注标的理由:

  振华科技:受益于行业高景气,2021 年业绩高速增长;高附加值产品营收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提升;公司一次性计提统筹外费用 2.33 亿元,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望下降;展望 2022 年,军用电子元器件受益于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提升和国产替代加速,有望延续高景气,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超出市场预期;新产品研发、批产进度不及预期。

  4.4 钢铁煤炭

  临近过年钢材累库不及预期,库存处于近年低位,低产量下当前基本面偏强,且受到地产、流动性政策等宏观及行业利好提振,市场对于节后需求预期相对向好;为了去年“双减”需求达成,21年四季度产量整体处于绝对低位,虽然碳中和产量同比不增要求仍在,但月均边际产量存在较大的上行预期,年后行业或进入供需双旺状态。但由于当前预期已经相对偏强,现货价格处于高位,同时矿石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扭转,地产托底作用下,实际整体需求稳定水平仍待观察,叠加海外粗钢增量相对有限,煤炭保供措施仍在继续,实际年后需求发力以及价格走势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虽然在产量年度同比不增要求下,现货成材利润或存在一定保障,但价格存在下行风险情况下,板块较难走出趋势性行情,建议关注板材企业需求发力的阶段性行情,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宝钢股份、华菱钢铁以及优质板材标的南钢股份。

  风险提示:地产下行超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限产执行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格隆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