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多元化配置 重视性价比

  当前,国内经济恢复快于海外,疫情控制较好,但面临经济三驾马车增速放缓的压力。今年经济工作重心是“稳增长”,既要“稳”,继续消除经济和金融风险;同时更要注重“长”,推动经济增长。因此,今年政策节奏可能更为灵活,以支撑全年经济合理增长。由于近两年全球货币流动性迅速增加,但生产资料供给不足、优质资产仍然稀缺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部分商品及权益板块上涨过快,透支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开年以来,权益市场明显回落,预计短期内权益资产整体仍将持续震荡,价值股表现可能继续优于成长股,估值过于激进的公司甚至将面临大幅回撤。不过,随着政策发力,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叠加海外通胀回落、企业估值消化、市场情绪企稳等因素共同作用,权益资产将再放异彩。

  大类资产配置:

  注重性价比

  建议投资者重视投资的长期性,不要过度关注短期得失。当然,仍要保持警惕,关注各类资产的风险特征,寻找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在资产配置时,重视大类资产间的性价比。当前股债收益比处于四年来的前1/4分位,A股性价比提升。虽然权益资产短期震荡加剧,但从估值角度出发仍是长期布局的合理位置。

  对投资者而言,以平衡的多元配置结构应对多变的未来不失为上策,合格投资者应在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参与市场投资。长期来看,权益资产仍优于固收资产,国内权益优于海外权益。

  权益基金:

  深挖基金经理“能力圈”

  建议投资者立足“稳增长”主基调,聚焦投资回暖、输入性通胀回落、成本转移、盈利改善等主线,配置以大消费、新老基建等为代表的蓝筹价值基金;布局受益于产业升级,投向以半导体、新能源、信息、生物医药、军工、高端设备等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基金;关注流动性提升、风险稳步释放带来布局机遇的金融地产主题。当然,投资者仍要保持清醒,不盲目追高,注重风险与收益间的平衡。在权益基金投资时,既要关注产品长期收益又要注重净值回撤控制能力,深挖基金经理的“能力圈”。

  2022年企业间的业绩将更加分化,高估值将被快速改善的利润及业务增长消化。当前估值虽高,但拥有核心资产、定价能力较高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上涨。建议关注价值股,但配置上仍要保持整体风格均衡,不宜过度偏离。长线布局投资于“十四五”重点规划板块的科技成长主题,如新能源、高端制造、半导体、国防军工、创新医药、人工智能等;中线适当配置获益于“稳增长”政策、景气度改善,当前估值较低、风险回落、业绩改善的蓝筹价值主题,如金融地产、大消费、基建、传媒等;短线关注获益于涨价,景气度向上的资源类周期主题。

  固定收益基金:

  通过信用下沉及“固收+”增强收益

  2022年在经济“稳增长”基调下,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稳健,流动性也将相对宽松,长期看利率中枢有望下行。商品价格的回落有望降低通胀预期,支持长久期债券价格;在经济基本面及地产政策的双重改善下,信用债利差有望持续回落,今年更关注估值分化带来的趋势性机会。利率债市场整体波动有限,风险也相对有限,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可转债风格轮动速度加快,配置时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2022年固收市场有望转好,操作上可适当拉长久期,适当通过信用下沉及“固收+”策略增强收益。

  配置型投资者建议遵循从基金公司到基金经理,再到具体产品的选择思路,重点关注具有优秀债券团队配置以及较强投研实力的基金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信用团队规模较大,拥有内部评级体系,具有较强的券种甄别能力,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管理规模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

  QDII基金:

  警惕风险长线为主

  近期海外权益资产持续震荡,科技股表现弱于价值股,震荡短期内可能难以平复,但QDII权益基金配置不必过于悲观,以长线为主。从避险、分散、抗通胀的角度来看,短期内黄金产品仍有配置价值。经济复苏叠加原油供给紧平衡,原油价格有望回至长期均值上方,但国际政策趋势及OPEC+各国增产节奏将影响原油最终价格,配置时要保持警惕不宜一味追高。此外,商品QDII配置以挖掘价格错配为主,不宜采用买入并持有的长期策略。时机上应兼顾上涨动能及移仓成本的把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