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 有了自己的品牌大米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苏米产业、培育‘苏米’品牌”战略,2020年底,经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牵头,江苏省农科院与省粮食集团、省农垦集团、省沿海集团联合成立了“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在布局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建设优质稻米产业研发基地和服务体系以及新品牌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打造了研究院自己的品牌大米——南粳46“才林高科”牌大米,“南粳之父”王才林为自己的大米代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裴睿

  培育新品种、打造新产品

  “你看,这是我们研究院自己出的米!”在2月28日“水韵苏米”旗舰店开业现场,江苏省农科院“南粳之父”王才林教授一见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就拿着一盒大米向记者展示。“才林高科?”“是的,我们自己注册的商标。是我们研究院自己的大米!整个生产流程都是按照最严格的内控生产标准加工的!”

  记者了解到,“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成立之后,就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粳之父”王才林教授担任总经理,开展代表“苏米”的高品质优良食味水稻专用品种选育、进行“苏米”质量标准、储存、加工、品牌营销等研究。“我们去年又培育了新的品种!”王才林教授告诉记者,公司和农科院粮作所团队在去年成功培育出一批优异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系。“宁20617、宁9814、宁9044参加了江苏省预试,宁9053参加了联合体区试。”

  王才林教授表示,“宁9044”和“宁9053”这两个新品种是通过“南粳46”与江苏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常规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 进行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以及条纹叶枯病抗性与半糯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新一代优良食味半糯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它们不仅兼具亲本“南粳46”优良的食味品质,其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悠香可口,食味品质极佳,同时也综合了“南粳9108”早熟、灌浆快、高产等特点,茎秆粗壮,分蘖性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熟相佳,非常适合在江苏沿江、苏南、上海周边及安徽沿江单季晚粳稻区种植。这样一来,在现有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布局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718等的基础上,新品系早、中、晚熟品种配套齐全,实现了覆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及周边省份的品种布局。

  为全省水稻种植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

  王教授表示,自从他担任“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以来,虽然多了一个身份,但是自己的办公室就是稻田。去年一年,公司为稻米企业、种子公司、种植大户开展优良食味水稻种植、优质稻米品牌建设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现场咨询活动15场/次,培训种植大户和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利用“农技耘APP”累计回答农户提出的问题2140多次。针对疫情期间无法进行现场培训的情况,还在网站发布指导意见和培训PPT,最大浏览量达到15000多次,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扩大推广与品牌打造保驾护航。

  建设“水韵苏米”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

  王教授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研究制定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品种生态种植配套技术体系的企业标准,形成全产业链技术规范和基地绿色生产、订单加价收购与品牌市场运营相结合的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模式。围绕新“三品一标”,依托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射阳大米集团、溧水公正公司、溧阳岁丰专业合作社、吴中区金庭镇消夏粮仓公司建立了生产基地。

  今年公司按照发展规划要求,进行“苏米”质量标准、储存、加工、品牌营销等研究,构建苏米良种研发、品种培育、种植标准体系制定、储存加工技术研究和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水韵苏米”核心品种种植面积,发展“水韵苏米”全产业链合作企业,建设3-5个“水韵苏米”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为快速提升“苏米”区域公用品牌形象,促进江苏大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