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地产信托的“危”与“机”

近日来,房地产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上个周末,先有杭州传来部分楼盘大幅降价,引发一出“老业主打砸售楼处,新主顾挤破头抢房”的尴尬闹剧;后有兴业银行监测到全国房地产企业今年可能会有资金链断裂风险,暂停地产夹层融资与地产供应链融资。受制于此, 224日周一股市开盘后应声下跌,当日地产板块整体跌幅达4%,万科、保利、招商、金地等大型上市房企跌幅均超6%。一时间,房地产崩盘论不绝于耳。

其实早在之前,众行业大佬就纷纷开始唱空:李嘉诚大笔抛售房产、新鸿基旗下项目大幅降价40%、王石说今年“形势不妙”、王健林对今年楼市“并不乐观”、任志强表示“不要对2014年太抱希望”。

房地产行业风声鹤唳,而信托作为其重要的融资渠道,又是刚刚挺过了30亿的刚性兑付大关,自然也引发了更多的关注。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房地产信托新增项目金额达6848亿元,涨幅达116.49%,而信托总的新增项目金额增速则为32.36%。据悉,在2014年则至少将有近2500亿元的地产信托到期兑付。事实上,过去几年已经出现了数个房地产类信托出现兑付危机。这些项目虽然最终依靠各种方式实现了刚性兑付,但无疑给信托业敲响了警钟。

其实,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信托公司近来也一直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风控措施整体趋严。各信托公司早就从 “交易对手”、“区域位置”、“现金流”等几个主要监控指标着手,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风控体系。比如:对住宅地产来说,则倾向于一二线城市、五百强房企、还款来源明确的刚需房产;对商业物业来说,则倾向于租售定位明确、招商管理能力强、区域人流量大的优质项目。

此外,银行新一轮的信贷紧缩,反而给了信托一个机会。信托公司将更有条件选择优质融资方,本身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地产信托的质地将更加优良,规模也可能进一步上涨。

就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房价在未来虽然可能不如前几年的疯狂涨势,但也不可能出现大的下跌,尤其是在一二线主流城市中。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