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重点任务划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县——上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下联乡村振兴主阵地和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主要支撑。”在湖北省日前召开的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湖北省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湖北省情看,县域经济不强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抓好县城建设、抓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河南、广东、重庆等多地已作出具体安排。例如,重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培育设施等补短板强弱项,安排

  建设任务193项,总投资规模487亿元,近期重点推进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康复养老中心、美术馆、档案馆及博物院等示范项目建设。日前印发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对河南兰考在县域补短板强弱项方面作出如此安排。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也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等方面,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聚集是城镇化最鲜明的特征。县作为与农村保持着最密切联系的地方可以承担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其不仅具有经济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所受的户籍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约束较少,接纳水平更高。此外,县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时,与其就业能力、受教育水平以及生活环境最相宜的过渡空间。

  张立群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基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步伐将全面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环境会不断完善,就业机会将持续较快增加,城镇人口也会持续较快增长。这些也将通过其对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拉动,带动强大国内市场持续回暖,克服需求收缩约束,促进经济增长能力加快释放。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