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教授越来越像农民 农民越来越像教授

编者按:

  昨天,《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了“重庆市万州区农民股民梁先禄叫板许小年和北大教授霍德明,说他们对股市只懂空谈很不专业”的新闻。一石击起千层浪,许多网友也加入了这场论战中。有网友支持霍德明,说“降低印花税确实对股市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更多的网友力挺梁先禄,说“农民股民更注重实际”,有网友则直接说“教授越来越像农民,农民越来越像教授”。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贬低、歧视农民或者教授,只是在第二次“救市与否”论战正酣之时,摘录部分网友的评论,让大家参考。

  农民股民梁先禄语录:

  “我敢说霍教授一定没有炒股,完全是跟整个市场脱节的,很不专业。”

  “纽约股市、香港股市印花税都比A股低,降低印花税势在必行。”“现在是通货膨胀阶段,只有持有消费类公司,才能够抵御通胀。”

  “2010年之后,大小非都上市了,到那个时候,管理层完全不用救市了”

  挺梁派:

  网友1:农民出身不代表比不上霍德明、许小年之流,正是农民出身就注定他们本身是最注重实际的人,比那些纸上谈兵的所谓教授、专家学者、经济学家强多了。

  网友2:奇观:教授越来越像农民,农民越来越像教授。

  网友3:能当上“专家”就说明他们是聪明人,只不过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要求他们这样说话,他们就只好这样说了,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如果得不到他们代言的利益集团的青睐,那些所谓“专家”的路也就到头了。

  网友4:谢国忠、许小年和霍德明等不是不专业,而是别有用心!

  网友5:现在是农民说实话,专家却利用公共传媒达到别有用心的目的。

  网友6:学术问题,说到底也是个立场问题和作风问题。再好的学术,只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花结果。遗憾的是,许小年、谢国忠、霍德明先生们,却习惯于用外国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事物,习惯于用西方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问题。

  网友7:梁先生的话其实非常中肯,非常客观,是从实际、现实来发表由衷的言论,而不像霍德明教授、许小年之流,是脱离中国经济实际的空谈,看似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其实是毫无意义且非常可笑的哗众取宠的言论。稍有股票常识和实际经验的人都会明白。

  北大教授霍德明语录:

  “反对以降印花税来激活股市。货币政策对于股市的预期影响,正是政府所要的结果”。

  “基本宏观政策定下来以来,股市收缩是必然结果。既然政策这样定了,股民希望政府用政策来‘救市’,政府应该是很难兼顾的。”

  “政府怎么来兼顾中小企业利益保护,这至少不是政府的责任。”

  “投资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承担能力,玩得起就玩。”

  挺霍派:

  网友1:降低印花税确实对股市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应该建立对冲机制,推出股指期货!教授的说法固然片面,那个所谓“农民”也是不懂金融的!

  网友2:印花税对机构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小散户的影响,对股市涨跌没有任何影响——股市这波上涨与印花税有关吗?中国的股市,只要没有强制分红,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现在的水平。我个人支持许小年等人,因为他们主张“分红”。

  网友3:我认识许多教授,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炒股,只能根据企业投资价值买股票,许多人在5000点就离场。他们很少看盘,也记不住股票代码,但他们很少赔钱。他们认为每天呆在股市里看着股市非理性上涨、频繁变换题材,会挡不住诱惑和市场流言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判断,所以农民股民自己赔钱还说人家教授不懂股票,可笑!

  网友4:农民梁先禄炒股3年,不懂股票投资价值,把股价价值回归归罪于大小非减持,难怪亏损累累。大小非减持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股价太高,如果真有投资价值大小非就不会减持了。

  网友5:这位农民兄弟,你知道炒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得起的事,你入市三年当然得亏损了,若想不亏钱,得慢慢修炼,而不是寄托降低印花税。如果降低印花税后股市还跌,那怎么法?难道是把市场关掉才保险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