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三年亏6亿元 腾讯到底看中了星环科技什么?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腾讯云业务的“帮手”星环科技已成功登陆科创板。据悉,星环科技成立不到10年时间,却已然成为一众明星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其投资方阵容相当豪华,不仅有恒生电子、信雅达等上市公司加持,更有中金公司、启明资本等明星机构押注。其中,腾讯作为最大机构投资方,出钱又出力。

  星环科技上市,腾讯“得利”。

  10月19日,星环科技在上市翌日盘中跌超11%,饶是如此,其背后的股东们也获利颇丰。其中,腾讯作为最大的机构投资方,浮盈至少在5亿元。

  二者的交集要追溯至2017年,彼时星环科技仅成立4年,腾讯作为领投方参与了该公司的C轮融资。

  腾讯之所以将手中资金砸向这家“年轻”的企业,或因为后者的业务。据悉,星环科技所处的大数据基础软件行业重研发,资金投入大。

  而当年腾讯的业务重点也正逐步移向云业务,公司业务与腾讯押注的重点不谋而合,两者抱团对外显然是最优解。

  腾讯为最大的机构投资方

  10月19日,头顶“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的星环科技已没有了18日上市时的意气风发,盘中跌超11%。

  不过,相比较星环科技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市场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其背后的股东身上。作为一家成立不足10年的公司,其背后云集了一众明星资本。企查查显示,自其成立至今上市之前,拿到了8轮融资,几乎保持着一年一轮的节奏。

  从其投资方来看,恒生电子、方广资本、启明资本、信雅达以及深创投是投资席位的“常客”,这些资本曾多次参与星环科技的融资。同时,国内一线资本交银国际、中金公司、TCL创投亦是看好星环科技。

  而在一众投资方中,腾讯格外显眼。天眼查显示,在2017年的C轮融资中,腾讯宣布领投星环科技2.35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8日,林芝利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其最大的机构投资方,持股数量为1059万股,持股比例为8.77%。值得一提的是,林芝利创由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100%持股,而二者均系腾讯控股的下属公司。

  倘若按照星环科技19日收盘价72.88元/股来计算,腾讯的持仓市值约为7.72亿元,相比较其初始入股至少赚了5亿元。

  实际上,腾讯作为星环科技股东席位上的重要一员,其不止为后者的发展提供资金助力,也在业务上帮扶星环科技。

  根据星环科技招股书显示,基于项目需求,公司向新天路科技、腾讯云计算等关联企业采购技术服务或软件产品,腾讯云亦是隶属于腾讯旗下。

  从具体数据来看,2019年至2021年,星环科技向腾讯云计算采购技术服务的金额分别为33.16万元、2.55万元、3.30万元,上述采购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84%、0.05%、0.06%。

  此外,该上市公司向腾讯云销售商品以及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额度合计分别为315.84万元、122.83万元、382万元,上述销售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1%、0.47%、1.15%。

  腾讯的“帮手”

  在星环科技飞速发展的“后半程”中,腾讯起到了催化剂作用。然而剖析之下,两者更多是“报团取暖”。

  将时间倒回2013年,彼时正是大数据极其火爆的一年,也正是在当年,时任英特尔数据中心软件部亚太区CTO的孙元浩离开了任职多年的英特尔并创办了星环科技。

  其成立的第二年就迎来了资方,此后国内知名资本纷至沓来,腾讯也在该公司成立4年后,手握重金入股。

  大数据作为重研发的赛道,腾讯的入股可谓是雪中送炭。值得一提的是,投资方腾讯显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资料显示,就在腾讯将资金砸向星环科技的同时,其宣布腾讯云与星环科技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作为腾讯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开放窗口的腾讯云,将与星环科技在产品、技术、市场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当时,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表示腾讯战略投资星环科技,主要基于在私有云、行业云和公有云领域,双方将能够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资料显示,星环科技所在的大数据基础软件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根据国盛证券研报,以Oracle、IBM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市场份额占比约达到66.8%。

  事实上,星环科技本身的赛道属性与腾讯的“云计算”战略不谋而合。

  2015年,腾讯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5年将保持每年投入20亿元的水平,预计将投入超过100亿元。

  就在投资星环科技的翌年,腾讯经历了史上第三次架构大调整,彼时核心之一就是将腾讯企业级服务(To B)重要出口的腾讯云,推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在押注云业务的同时,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躬身入局。

  资料显示,阿里云营收规模从2015年的12.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24亿元;腾讯云相关数据尽管没有在财报中单独披露,但根据长桥海豚投研估测,其营收从2017年的40亿左右,增长为2021年约307亿元,总营收占比约5.5%。从财务数据来看,腾讯云略逊与阿里云。

  因此,在百花齐放的云层面,腾讯需要一个帮手,星环科技显然是其中之一。

  市占率仅为1.3%

  众星捧月的星环科技实际上在巨头环视的云业务上并不出彩,市占率更是不到2%。

  根据招股书显示,星环科技的营收由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应用与解决方案、其他业务三部分组成,其中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占大头。2019-2021年,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营收占比为96.22%、85.71%、79.89%。

  即便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如火如荼,星环科技业绩却是连年亏损。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其营收为1.74亿元、2.60亿元、3.31亿元,同期应对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1.84亿元、-2.4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6亿元。

  其深陷亏损泥沼的原因之一或为研发投入高。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星环科技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分别为1.09亿元、1.09亿元、1.40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3%、42%、42%。

  其在招股书中也坦言,公司研发投入较高、收入规模较小、运营投入较大,使得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持续为负。

  值得一提的是,其毛利率也不稳定。2019年至2021年,星环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0.69%、58.02%及58.94%,且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招股书显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平均水平分别为72.23%、74.47%及73.50%。

  对于未来,广发证券预测,星环科技在未来各项费用率持续下滑的基础上,近两年或许依然未能扭亏为盈,其预计星环科技2022年和2023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2.21亿元和-0.99亿元。

  星环科技虽然在主营业务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该领域国内早已有巨头盘踞,比如华为云、阿里云以及新华三等,这些企业资金力量强悍,造血能力尚弱的星环科技长并不能与之长期匹敌。

  此外,星环科技排名靠前,但市占率不足。根据IDC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星环科技在中国大数据平台软件的市场份额排名第7,仅有1.30%的市场份额,排在前两位的是华为云以及阿里云,二者市占率分别为18.50%、17.50%。

  显然,腾讯的加持也未能让星环科技在群狼环伺的云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