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许久的VR,到底何时爆发?
当下的市场,风格相对激进。楼市去不了,互联网去不了,庞大的资金在市场里乱窜,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涌。
今年以来,景气度投资法异常流行,哪个板块景气度高,资金就不断涌入。市场对于高景气的版块所给予的估值和对未来的透支是可怕的,往后预期三五年的计算是常态。甚至觉得还不够,新能源已经开始计算2060年的终局情况。芯片领域还出现了券商首席怒怼行业专家的情况。
即使市场如此膨胀,景气度板块依旧没有像样的回调,百倍估值随处可见。
我们无法对抗市场,只能顺势而为。前期已经膨胀的景气板块如果难以下手,可以考虑潜在的景气度板块。
VR可能是一个启动了几次没有真正起势,但大家一直再等待它成功重启的一个赛道。
对于VR的看法,市场给予了非常高的期待和想象。VR终端可以应用在游戏、教育、医疗、旅游等非常多的使用场景,甚至很可能发展成下一代的人机交互平台。
未来正在靠近
2015-2016年VR/AR市场热度达到高点。但到了2016年下半年,由于各种瓶颈都没有突破,行业开始进入寒冬。这几年陆续炒一下又没有然后了。因为故事虽然在讲,但是真实数据一直没有跟上。
行业推进很慢,归根结底还是产品体验太差。几个主要问题:
1、VR头戴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较难接受,且VR产品的分辨率、帧率影响画质,玩家眩晕问题严重;
2、过去VR的消费门槛比较高,要大几千块上万块;
3、软件内容相对匮乏及生态建设差。
但经过几年的沉淀,现在VR行业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随着5G时代的到来,环境上更是如虎添翼。
首先,目前 VR 从光学、清晰度、质量、分辨率、轻便度等各方面的技术都已经达到了易用的标准。
现在屏幕分辨率为2k-3k,甚至8k,在90-100度的视场角下,PPD可以达到35-40,无纱窗效应,看物体较清晰,消费者的疲惫感下降,晕眩反应降低。
同时提高刷新率极大程度降低了余晖现象。余晖效应指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从而产生眩晕感。为了降低晕眩感,VR设备需要高刷新率来降低屏幕余晖。之前屏幕刷新率30-60Hz,现在采用 FastLCD 屏幕刷新率可达到75-90Hz。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