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如何捕捉G股机会

 股价上涨意味着风险的积聚,股价下跌则意味着风险的释放,因此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一些已有一定跌幅的个股,及时把握其反弹的机会。我们看到,有些个股反弹之后一举扭转颓势,由反弹向反转转化;有的个股反弹之后继续跌势,弱势难改,何种个股反弹值得参与?何种反弹仅仅是昙花一现宜敬而远之?操作中可根据以下三条标准:

  1、前期回调过程中成交萎缩的;

  2、累计跌幅较大、风险释放充分的;

  3、反弹时股价能有效企稳于重要均线之上的。

  符合三条标准,说明反弹的力度较强,短线存在一定的机会。

  假如某股带量下跌,表明主力仓皇出逃,在高位留下巨大的套牢盘,成为日后股价上行的阻力,此类个股即使日后有反弹,其空间亦会极其有限。

  而一些无量下跌的个股反弹起来相对轻松。一般来说,跌幅越大,反弹要求越强烈,这又分两种情况:假如股价急跌,短期跌幅达20%左右,可认为反弹很快会出现,而对缓慢盘跌的个股来说,其回调幅度相对大一些,一般跌幅达40-50%以上出现的反弹较为可信。股价能否企稳于重要均线之上,这是判断反弹力度大小的重要依据。

如何准确捕捉个股的反弹机会

大盘一旦暴跌,大家最关心的何时抢反弹,跟大家分享5个抢反弹的基本规律,希望可以趁这乱世小赚一笔。

1、弹性定律

股市下跌如皮球下落,跌得越猛,反弹越快;跌得越深,反弹越高;缓缓阴跌中的反弹往往有气无力,缺乏参与的价值,可操作性不强;而暴跌中的报复性反弹和超跌反弹,则因为具有一定的反弹获利空间,因而具有一定的参与价值和可操作性。所以昨天暴跌又给了大家不错的抢反弹机会(初步估来就在今明两天),瞅准了哦。

2、抢点定律

抢反弹一定要抢到两个点:买点和热点,而且缺一不可。因为,反弹的持续时间不长,涨升空间有限,如果没有把握合适的买点,就不能贸然追高,以免陷入被套的困境。另外,每次值得参与的反弹行情中必然有明显的热点,热点板块容易激发市场的人气,引发较大幅度的反弹,主力资金往往以这类板块作为启动反弹的支点。通常热点个股的涨升力度强,在反弹行情中,投资者只有把握住这类热点,才能真正抓住反弹的短线获利机会。

下一个热点看好互联网及医药板块。

3、时机定律

买进时机要耐心等、卖出时机不宜等。抢反弹的操作和上涨行情中的操作不同,上涨行情中一般要等待涨势结束时,股价已经停止上涨并回落时才卖出,但是在反弹行情中的卖出不宜等待涨势将尽的时候。抢反弹操作中要强调及早卖出,一般在有所盈利以后就要果断获利了结;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暂时还没有获利,而大盘的反弹即将到达其理论空间的位置时,也要果断卖出。因为反弹行情的持续时间和涨升空间都是有限的,如果等到确认阶段性顶部后再卖出,就为时已晚了。

4、决策定律

投资决策以策略为主,以预测为辅。反弹行情的趋势发展往往不明显,行情发展的变数较大,预测的难度较大,所以,参与反弹行情要以策略为主,以预测为辅,当投资策略与投资预测相违背时,则依据策略做出买卖决定,而不能依赖预测的结果。

5、转化定律

反弹未必能演化为反转,但反转却一定由反弹演化而来。但是,一轮跌市行情中能转化为反转的反弹只有一次,其余多次反弹都将引发更大的跌势。为了博一次反转的机会而抢反弹的投资者常常因此被套牢在下跌途中的半山腰间,所以千万不能把反弹行情当作反转行情来做。

最后,炒股要理性,更要有良好的心态,而不是盲目的听消息,追涨杀跌,总觉得别人的股票牛,更不要贪婪。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如何捕捉G股机会

    G传化直接填权式的走势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若按理论除权价计算,该股今日上涨的幅度高达27.5%,若从首次复牌开始就参与该股,那么投资收益将接近40%,这在较弱的市况下无疑是颇具吸引力的。毫无疑问,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全面展开的后股权分置时代,G股是此间市场的最大焦点,但在G股推出过程的不同阶段,投资机会的差异性是很大的。 何时介入最好  个股在股权分置改革期间的复牌交易共分3个阶段:董事会在作出有关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决议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刊登公告,并申请于公告次日复牌;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后,公告股东大会决议和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方案,同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对价股票正式流通。  从已实现对价股流通的3只股票看,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上涨,第二阶段表现最好,第三阶段则有分歧。象三一重工头两个阶段的涨幅接近40%,但在对价股上市后,曾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最近虽有回升,但仍然下跌了约6%(复权计算),此间介入的筹码显然是亏损的。紫江企业、金牛能源两只试点股在第一、第二阶段的表现没有三一重工好,但在第三阶段的表现却比较出色。  由于目前G股的数量较少,还难以总结出较为明显的规律,但从头两批46家试点公司的表现看,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统计发现,试点股在第一阶段的涨幅超过10%的有22家,表现最好的涨幅在30%以上;仅有5家下跌,也就是说,此间参与的投资者绝大部分是获利的。从业绩看,每股收益大于0.3元的家数有37家,占试点股票总数的80.43%,2004年度和2005年一季报净利润均保持上涨的有33家,占71.74%,绩优股显然是试点股票的首选。从公司规模看,主要是大市值公司,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市值规模排名在两市前400名之内。从行业看,不少行业龙头公司名列其中,如宝钢股份、中信证券、长江电力、上港集箱等;也有一些规模不大但具有独特经营优势的公司,如新和成、鑫富药业、人福科技等。  因此,从盈利的最优选择来看,在董事会首次公告股改事项前介入是最好的,像中信证券,如在股改事项公告前的6月3日介入,股价上涨幅度将高达30%以上,远比第一阶段5.57%的涨幅高得多。但这种收益需要在先期判断公司能否进行股改的基础上方能实现。如先期判断失误,在第一复牌交易阶段择股介入也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关注哪些潜在G股  事先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从有关方面关于股改推进的意见看,还是有一些选择条件可寻的。最近管理层已表示,占总市值60%-70%的200至300家公司完成股改后即可启动新老划断、恢复新股发行。考虑到新股发行的因素,股权分置不可能拖的太久,因此尽快启动大市值公司的股权改革是最佳方案,市值额度最大的前300家公司值得多加关注。可选择基本面好的龙头公司提前介入,以获取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多种盈利机会,如中国石化、中国联通、招商银行、上海机场、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汽车、贵州茅台、万科A等。事实上,这些股票最近已有较为出色的表现,这固然与1000点附近估值水平偏低所引发的资金参与有关,但潜在的股改机会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公司质地仍是重中之重  当然,在投资策略上,无论是先期介入还是第一阶段复牌期间介入,均必须考虑公司的经营素质。公司的G化并不代表其内在价值的提升,而是股权分置所造成的制度性风险消除后,公司股价向其内在价值的理性回归。而在股权分置解决后,公司价值的决定因素将更加丰富和成熟,不仅要看公司的经营业绩,还要看公司的治理结构、分红政策等。一个没有良好治理结构的公司,在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下,是很难有好的经营持续性的。  分红作为成熟市场维系长期价值投资的主要因素,也将在更大的层面上发挥作用,光有好的业绩而不回报股东的铁公鸡,同样会遭到投资者的冷淡。像宝钢股份作出的分红承诺,必然会成为维护其市场表现的重要砝码,按其作出的3年分红承诺和现价计算,年投资的分红收益率将高达6%左右,比国债的收益率还高得多,这对投资者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宝钢股份将在国内市场上首次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长线价值投资。因此,先期选股,不能不考虑现金流因素,港口、机场、公路、饮品等行业股票应重点关注。  此外,非流通股减持的因素也需要考虑。这里主要是看公司在国民经济和行业中的地位如何,管理层已出台了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分行业持股比例的指导性意见,以加强国家对重要行业公司的股权控制,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非流通股减持的冲击,因此这类股票来自减持方面的风险就小得多。这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选择“股改”股的思路,银行、能源类公司不容忽视。  由于市场已经开始对一些潜在的“股改”股进行挖掘,所以符合上述选择思路的公司可能已有表现,这时需注意的就是公司的估值水平,如果明显偏高,即使股改的可能性大,也不宜追高介入,以防为投机性资金所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