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旅游收入271.68亿哪些城市是热门地,补偿式旅游到底好不好
根据线上文化和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和旅行社的数据,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计算,2021年清明节国内游客1.02亿人,同比增长144.6%,同比恢复到94.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71.68亿元,同比增长228.9%,同比回升至56.7%。
国内旅游市场正在有序复苏。由于短途旅游比例高,旅游产品价格低,景区门票减(免)费,旅游消费完全恢复需要时间。
哪些城市是受欢迎的地方?
来自携程酒店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度假酒店的市场复苏喜人。其中上海、北京、成都、三亚、杭州、南京、苏州、厦门、广州、武汉等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在这个小长假期间更受消费者青睐。
另一方面,基于“绿色旅行”和“赏花”的本地旅游和周边游需求,在小长假期间继续引领“酒店度假”潮流。
假期喜欢用什么方式旅行?
游客旅游热情高涨,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对郊游、野餐、乡村旅游和公路旅行的需求加快了。根据中国旅游研究所的调查,57.0%的游客参加郊游,32.5%的游客体验园艺和赏花,其中60.0%是自驾游游客。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各地纷纷组织以“守节2021”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游客进入革命纪念馆向英雄致敬,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江西的井冈山、陕西的延安和河北的西柏坡等红色旅游景点深受游客青睐。许多红色景区推出了“红色主题游”、“历史文化游”和“美丽景观游”的组合,让游客在享受红色旅游带来的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在学习和游览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生态游,旅游体验大大增加。
市场供应充足,假日旅游质量提高。各地的文化和旅游部门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市场供应及时响应游客的需求。旅游景点接待量、度假酒店入住率、特色民宿入住率均接近疫情前水平,部分地区出现“量价双升”现象。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接待游客增多,展览、戏剧、诗歌音乐会、音乐会、舞台剧逐渐恢复正常。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93.4%的游客参加了文化休闲活动,清明节期间群众对文化休闲和旅游的总体满意度为89.3分,达到满意水平。
补偿性旅游好不好?
为了弥补过年没有陪亲戚的遗憾,很多人选择了“赔式返乡"”和“赔式返乡"”来补偿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根据数据显示,最近几周的清明节机票预订量比上周增加了150%以上,预计今年的清明节旅游人数可能达到1亿。
除了“情感加成”,还会带来“旅游加成”。根据机票预订信息,清明假期游客增加主要是探亲旅游。这意味着很多人利用三天假期安排长途旅行,无疑给民航、酒店、景点等旅游业带来“红利”。从去年开始,旅游业有望从清明获得“补偿”。
踏青郊游——是短途旅行,也能给相关旅游带来人气和收入。也就是说,今年清明节期间,既有“补偿式返乡"”,也有“补偿旅游”,即去年以来或今年春节期间因疫情未出行的人全部
但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对经济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这是另一个“红利”。希望有关方面准确把握“补偿式返乡"”、“补偿旅游”带来的机遇,同时希望提供合法规范的配套服务,让每一位海归或游客都能安全享受这个短暂的假期,避免侵权。
五一假期将如何展示?
根据去哪儿的数据,五一期间预订的机票数量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在清明节和五一期间搜索量较高的热门线路中,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出发到西南地区成都、重庆的线路同比增幅最大。前往云南的旅游线路同比增幅最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