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格有提振
需求改善预期提振豆粕,郑棉关注下游开工重要信息及点评:储备棉轮入暂停。根据相关规定,2020年2月26日至2月28日,内外棉价差已连续三个工作日超过800元/吨,3月2日开始暂停新疆棉轮入交易。在轮入期间,当内外棉价差回落到800元/吨以内时,回落后第一个工作日重新启动交易点评:储备棉轮入暂停,短期压制棉花价格。重点关注:无 油脂观点:马来印度关系或改善油脂弱势格局或暂缓信息分析:(1)油脂基差整体走弱。cofeed统计,3月2日全国棕榈油5月基差121(-36),豆油5月基差62(-92),菜油5月基差441(-99)。(2)成交持续低位。2日棕油成交900(+200)吨;国内主要工厂散装豆油成交3300(+3300)吨;菜油成交0(0)吨。(3)马来和印度打算修复贸易关系。外电消息,马来西亚和印度官员周日表示,将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土著团结党主席幕尤丁3月1日上午正式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八任总理。逻辑:供应端,马棕进入增产周期预期增强。南美豆增产预期强烈,油厂开机率预期阶段性降低。菜油受菜籽进口受限影响,供应偏紧。需求端,印度与马来争端出现转机。棕油进口负利润,继续限制中国进口棕油。疫情导致餐饮需求下滑,家庭消费提升,整体依然拖累油脂消费;周边国家疫情爆发。综上所述,短期内,印度马来贸易关系现转机,豆油累库或放缓,需求持续受疫情冲击,预计疫情结束前,油脂价格持续承压;长期关注印尼、马来棕油供应情况。操作建议:豆油、棕油空单持有,豆系做空油粕比继续持有风险因素:疫情、印度马来争端、蝗灾豆油:偏弱菜油:震荡棕榈油:偏弱蛋白粕观点:非瘟疫苗提升预期,蛋白粕价格受提振信息分析:(1)豆粕现货部分低位成交放量。3月2日豆粕总成交37.55万吨,其中现货成交15.15万吨,远期基差成交22.36万吨。相比之下,上周五豆粕总成交12.62万吨(现货成交5.22万吨,远期基差成交7.4万吨)。(2)菜粕现货买家观望居多。3月2日菜粕成交400吨(现货成交400吨,远期无成交),相比之下,上周五成交1000吨(现货成交1000吨,远期无成交)。逻辑:供应端,供应端,巴西大豆集中上市,美豆新作面积预增,全球供应压力增大。中国将从3月2日起受理美国农产品进口免加征关税申请。此前中国已经采购大量南美豆。国内油厂恢复开机,蛋白粕供应增加。不过新冠疫情在国外呈攀升趋势,关注是否影响大豆国际贸易。需求端,短期内蛋白粕供需错配基本消除后迎来传统消费淡季,叠加禽流感疫情可能影响禽类存栏和补栏,料需求难有起色。消息面,非瘟疫苗取得进展,提高市场对生猪存栏修复的预期。中长期,高利润刺激下生猪存栏仍有望见底回升,刺激蛋白粕需求增长,禽类价格高企也将伴随禽类存栏恢复。总体上,蛋白粕价格短期可能出现磨底,中长期跟随生猪禽类修复周期上涨。操作建议:短期关注下方支撑,或进入磨底行情,长期逢低布局多单。做空油粕比值。风险因素:国际贸易物流不畅;北美大豆面积大增;下游养殖恢复不及预期豆粕:震荡菜粕:震荡白糖观点:减产预期强,关注2月消费数据信息分析:(1)昨日,郑糖中幅上涨。成交量有所下降,持仓量增优惠.1万手,主力合约全天上涨1.38%。(2)广西已有40家糖厂收榨。截至3月1日,广西已经有40家糖厂收榨,同比增加38家,收榨糖厂设计产能约30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本榨季广西共有82家糖厂开榨。(3)ISO将19/20全球供给缺口预估上调至944万吨。国际糖业组织ISO最新的季度报告中将全球19/20榨季食糖供给缺口上调332万吨至944万吨,为过去11年最高水平。缺口上调主要因泰国与印度产量低于预期。农产品期货2020.3.2中信研报:豆粕价格有提振逻辑:根据目前的压榨进度,预计本榨季食糖产量或低于预期,或在1000万吨左右,这也是盘面较强的原因。其次,外盘偏强,也给郑糖支撑。随着广西压榨进入后期,以及国内疫情有所缓解,疫情对生产端的影响在逐渐降低,消费端的恢复还需要时间,近一个月的消费的缺失,对白糖全年的消费造成影响。外盘方面,近期疫情向全球蔓延,商品市场普遍出现大幅下跌,原糖也出现大幅回落,但中期仍处于低位震荡偏强态势,目前配额外进口利润在177元/吨左右;巴西方面,逐渐进入收榨尾声,原糖价格的上涨,或促使卖出套保增加,新榨季制糖比或有所提升;印度方面,产量下降,但本榨季库存量预计依旧较大。泰国因干旱导致食糖产量大降。操作建议:观望。风险因素:产量不及预期、极端气候、贸易政策变化棉花观点:外围疫情恐慌暂缓关注下游开工信息分析:(1)棉花现货价格指数走弱。3月2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2887(-199)元/吨;棉纱价格指数20565(+15)元/吨。(2)郑棉仓单+预报增势减缓。3月2日,郑棉注册仓单36356(-167),有效预报6102(+222)。(3)储备棉轮入暂停。根据相关规定,2020年2月26日至2月28日,内外棉价差已连续三个工作日超过800元/吨,3月2日开始暂停新疆棉轮入交易。在轮入期间,当内外棉价差回落到800元/吨以内时,回落后第一个工作日重新启动交易。逻辑:供应端,美棉旧作产量确定,展望论坛预计新年度减产;印度棉花收获过半,MSP收购进度较快;新疆棉花加工近尾声,中棉协调查显示新年度植棉面积下滑5.36%。需求端,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中国疫情出现积极变化,周边爆发新冠疫情,纺织服装内需及出口有待观察;郑棉仓单+预报数量增势减缓,下游纱线价格趋稳。综合分析,全球棉花产量未来调增概率不大,下游消费缓慢恢复,加紧复工与外围疫情交错,郑棉或持续筑底。操作建议:战略多单持有风险因素:疫情,棉花调控政策,中美经贸前景,汇率风险震荡筑底玉米及其淀粉观点:下游主动提价补库,期价震荡走强信息分析:(1)主力合约增仓上量,收阳线。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2005,开盘价1927元,最新价1943元,涨18元,最高1945元,特惠1927元,昨结价1925元,结算价1938元,成交量398068手,持仓量575044手。(2)国内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主流区间在1920-2030元/吨一线,部分较昨日上涨10-40元/吨,辽宁锦州港口玉米个别报水分14.5%,容重700-720收购价1870-1885元/吨,较昨日上涨15元/吨,广东港口二等玉米报价2000元/吨,成交1980-200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0-20元/吨。(3)深加工企业库存同比偏低。据天下粮仓调查119家玉米深加工企业,震荡截止2020年2月28日当周(第9周)玉米库存总量(含拍卖粮)447.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92.04万吨减少344.24万吨,降幅在43.46%。逻辑:供给端:基层粮源陆续上市,售粮进度看余粮余4成,从余粮量和售粮周期看,3月份仍有售粮压力。需求端:疫情致阶段需求下滑,当前复工逐渐开启,消费有所好转,一方面,仔猪母猪价格走高,下游补栏积极性好转,带动饲料消费增加。另一方面,深加工开机率大幅回升,带动玉米需求增加。库存方面,当前下游企业及渠道库存仍偏低,补库需求支撑价格。政策方面,各地轮入收购支撑市场。综上,我们认为阶段方面,市场交易逻辑围绕售粮压力与补库驱动并存,非瘟疫苗研发进展提振市场情绪,期价或震荡偏强运行。操作建议:偏多思路风险因素:新冠病毒疫情、猪瘟疫情、H5N1万洲财经三大核心优势:1,服务优势,网络实时客服+专属客户经理,遇到交易问题三分钟反馈解决。 2,费率优势,业内首家超低佣金期货开户,交易手续费特惠!量大可享优惠。3,品牌优势,国资期货公司著名品牌,交易所优秀会员,营业部遍布各大城市。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