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棉企传授“期货经”

万洲财经期货网提供期货基础知识展示,进行鲁豫棉企传授“期货经”内容知识说明:

郑商所举行新疆涉棉企业内地行活动

郑商所新疆涉棉企业内地行活动的主题,离不开帮助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保障经营。一些来自新疆的产业人士了解到鲁豫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做法后,立即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新疆不少涉棉企业对期货交易机制还不太熟悉,河南和山东的下游企业期现货结合经营的方式,让我们很受启发。”南疆地区一家棉花农场的副总经理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若没有期货市场,棉花现货企业将很难经营。”河南同舟棉业董事长魏刚民在分享期货操作经验时表示,做经营不能只靠行情分析,要想保证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安全运行,还要依靠期货工具。

“按照经验,收储结束后棉花价格会上涨,波动区间应该在收储价之上、抛储价之下,但今年的棉价却从每吨22000元跌至18000元附近。”魏刚民说,此前同舟棉业在新疆按照19800元/吨的国家收储价签订了棉花购买协议,如果没有进行套期保值,目前每吨就会损失1000多元。

“棉花企业利用期货工具不仅限于套期保值,也可以获取收益。”魏刚民说,按照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当期现货价差拉大时,现货企业完全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套利。

在棉价连续下跌的情况下,一些棉花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还避免了产品滞销的局面。山东菏泽弘一实业是一家年经营量2万吨的棉花贸易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张国强说,棉价从去年2月开始一路走低,下游棉纺企业只要购进棉花就面临着原料价格下跌的风险。为了让客户放心采购,公司结合期货操作,为其提供了一种“二次结算”模式:纺织企业先按市场价从公司购棉,但先不结算,此时公司所持的棉花期货套保头寸暂不平仓。等纺织企业棉花原料用完后,双方按最新市价结算,公司再将期货套保头寸平仓。“这样既为客户规避了棉价下跌风险,又保证了公司的利润。”张国强说。

“与这些熟练运用金融工具的企业相比,我们的经营方式太单一了。”新疆喀什麦盖提棉业的副总经理陈仲春说道。他同时坦言,由于对期货交易机制不熟悉,对参与期市仍有顾虑。

“期货市场确实存在风险,所以在套保时一定要坚守原则。”魏刚民表示,参与期货市场需要相当的精力和知识,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使用自有资金参与更要保持好的心态,控制好套保规模。此外,还要坚持既定的交易计划。“比如今年的行情,在21000点以上卖出套保,正常情况下跌到19600点盘整时平仓就已为现货起到了一定的保值效果。但不久后,期价再次下跌,如果在现货还没出手的情况下就停止套保甚至反手投机,肯定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