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期货经

24140吨白糖——2012年9月11日,郑商所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期转现”交易诞生。买方是可口可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卖方则是山东的一家白糖加工企业——凌云海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是通过不太常见的非标准仓单期转现方式完成的,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利用期货工具方面同样具有独到的作法。

期市“点价”形成价格

根据可口可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与凌云海集团的期转现合同,双方对冲了2414手白糖1209期货合约,协议平仓价格是每吨5900—6000元,现货合同就是协议平仓价格加上郑商所特定交割仓库的90元升水。“可以说,这个价格是在期货市场‘点价’形成的,双方对这个价格都比较满意。”凌云海集团的国际贸易部经理寇淑明表示。

现任可口可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集团采购总监的张立龙,出身中粮糖部。

“我们的现货交易很多都是通过‘AA’的方式来完成,也就是国内常说的期转现。”据他介绍,在国际上最常见的期转现业务就是通过期货市场“点价”,然后再通过现货合同完成交易。

比如公司跟一家制糖企业签订了三年的购进合同,规定了升贴水。双方各自在期货盘上保值,在每个月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当天期货月份的价钱对冲掉头寸,然后按照事先约定完成交易。这样既能通过期货市场实现保值,又能完成安全接货。

“传统的交易,大家总是纠结价格的问题。要么我出价低,卖家不开心,要么对方卖高了,我不接受。既然大家对价格有异议,那就利用期货的价格平台,以‘点价’的方式完成购销。”张立龙说。

非标准仓单期转现满足个性化需求

所谓期转现,就是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多空双方之间达成协议并共同向交易所提出申请,获得交易所批准后,分别将各自持仓按双方商定的平仓价格由交易所代为平仓,并进行实物交割。

严格来说,期转现交易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仓单期转现,就是双方平仓后,交割物为标准仓单,通过交易所结算交割款。另一种是非标准仓单期转现,结算和交割都按照双方协议进行。这笔24140吨的期转现正是采用后者的方式。

“非标准仓单期转现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满足买家的个性化需求。”寇淑明表示,“我们这次交易的,是在巴西进口的新原糖。由于对方指定了这批高品质糖,所以我们达成协议后,就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对冲,将这批糖定向卖给他们”。

“如果按照标准仓单期转现,我就只能拿到特定的仓单到指定地点提货,这对贸易商来说无所谓,但对那些对白糖品种有特定要求的终端生产企业来说就不太方便,所以不如直接跟白糖生产企业签订定向的合同,在了结头寸后,按照现货习惯完成交割。”张立龙说。

不过由于担心履约问题,一般企业不太愿意跟不熟悉的买家做非标准仓单期转现业务,因此,这种方式在郑商所的期转现业务中不太多见。

“其实无论是标准仓单期转现还是非标准仓单期转现,都各有好处。”寇淑明认为,前者比较方便省心,由于通过交易所结算,在资金划转方面也比较安全。后者易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适合有长期稳定贸易往来的大客户。

期转现业务带来“三赢”

据了解,无论是可口可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买单还是凌云海集团的卖单,双方均是套保盘。

“按照我们的习惯,我们采购原糖的时候,会大致算一下成本,在郑商所做卖出套保,同时选择合适的时间注册仓单。如果糖价下行的风险较大,我们就会马上在郑商所期货盘上做卖出保值,如果糖价走势不确定,我们会先进行部分卖出套保。”寇淑明称,公司做期货首先是为了控制风险。

“多年前我们就试图说服很多糖厂通过类似的方式完成买卖,但是当时市场不成熟,而且很多人对这个方式不了解,因此大多回绝。

白糖上市后,国内糖企跟国外打交道的时间长了,市场上这样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一些白糖加工厂和终端用户也越来越接受这样的方式。”张立龙认为,这种期转现业务其实是“三赢”的做法,“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可以拿到有质量保障的糖;对卖家来说,带来了明确稳定的客户需求;对期货市场来讲,这样的交易越来越多,期货市场基于现货市场的保值和价格指导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而且对实现稳定的交易规模也是有好处的”。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