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中应该有怎样的市场认知?接近圣杯的两个方法是什么?

期货市场中应该有怎样的市场认知?

短线交易者赚的是市场当下的不合理定价

虽然短线交易者的手续费成本要远高于波段交易者和中长线交易者,但优秀的短线交易者创造的资金曲线能令优秀的波段交易者和中长线交易者羡慕不已。

我认识的几个厉害的短线交易高手,他们能够连续几年保持每年翻-番以上的收益,并且最大回撤能控制在10%以内甚至5%左右。一年中,他们往往是每个月都是赚的,或者一年12个月只有1~2个月是亏的。成就如此稳健而高速增长的资金曲线的市场机理是什么呢?

在一开始的两三年或者三五年,厉害的短线交易高手还能够实现完全复利增长,但之后只能赚一点取出一点,如果赚的钱不取出来,则会面临账户资金太大进出不便的问题。这也就成了短线交易者的一大遗憾,虽有稳健高速增长的能力,但市场容量却不给他持续复利增长的空间。短线交易无法长期全复利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短线交易者有天赋、有人说短线交易者盘感很好、有人说短线交易者技术水平很高、有人说短线交易者也可以用程序化来做,可能不同的短线交易高手表现出来的优势各有不同,但我认为每一个短线交易者之所以能让资金实现稳健而高速增长,是因为他们能够赚取市场当下的不合理定价。

短线交易做不大,有人说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有人说是因为市场容量有限,有人说是因为一种方法遇到了瓶颈,可能这些因素都是短线交易做不大的表面原因,但我认为短线交易做不大的核心原囚还是他们只能赚取市场当下的不合理定价。

在交易时间,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当下的不合理定价是由众多的交易者在自己的预期和情绪之下,用自己的金钱投票产生的临时性过程和结果,这种临时性过程不会持续太久,这种临时性结果可能马上改变。优秀的短线交易者正是能够捕捉当下的不合理定价的利润机会,参与不合理定价的临时性发展过程,或在临时性结果发生改变时顺着改变方向交易。

当下的不合理定价总是在发生,如果某种类型的不合理定价对某个短线交易者来说有操作价值,就可以参与,因此他可抓取的盈利机会很多;捕捉当下的不合理定价风险较小,即使捕捉不成功,行情没有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或是反向发展了,也可以用短线的方式及时止损,即每一次捕捉机会的风险承担很小。正是因为捕捉当下不合理定价的机会多、风险小,所以优秀的短线交易者能够实现资金的稳健高速增长。

价格变动是由资金推动的,当下的不合理定价是其他交易者带着观点、带着情绪,用钱推动的,短线交易者赚的正是他们的钱。但是,推动当下价格变动的资金量再怎么充沛也是有限的,-方面,短线交易者不可能从这有限的钱中赚取无限成长的利润;另一方面当短线交易者自己参与交易的钱越来越多时,他的资金的进出场会在和其他有限资金的互动和博弈中造成当下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他自己会变成了当下不合理价格的制造者,也就成了其他短线交易者的利润来源。因此,短线交易者的资金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无法实现全复利增长了。

送钱的行情,需要收钱的系统和沉着的执行者

也许行情可以有所预期,但行情总是难以准确预测,对一个趋势交易者来说,有时候行情涨了一点点就跌了,跌了一点点就涨了,来回亏钱,感觉行情就在和他做对,抢他的钱;有时候则是非常顺畅,连续上涨或连续下跌,赚钱赚到自己都不相信,感觉行情特别厚爱他,给他送钱。

对反趋势交易、短线交易、套利等其他交易方法来说,也是一样,行情有时候会抢钱,有时候会送钱。

同样的行情,雷同的交易理念,不同的人,盈亏情况往往大相径庭。

当我们处在抢钱的行情中,能否把资金回撒控制好,或者能够有勇气适当休息?当送钱的行情到来时,我们又能否抓住机会,坚守阵地呢?

就以趋势交易者来说,持续的盘整行情最难做,也最容易亏钱,这时仓位是怎么控制的?是保持不变?是越亏越加仓?还是越亏越减仓?交易的持续性又是如何设计的?是离开市场等趋势行情来临再做(可能会错过)?还是继续留在场内,按照系统操作,哪怕再被洗几次(可能煎熬多一些,但不会错过大行情)?

行情不可能永远震荡,震荡久了,必然会有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的行情,当这样的行情来临时,送钱开始了。问题是①你的交易系统有没有让你持有正确的头寸?②你自己有没有让自己持有正确的头寸?

当送钱的行情来临时,首先需要一套能收钱的系统。比如大跌之前,所有头寸或大部分头寸已经是空头。优秀的系统,应能把握绝大部分送钱行情。以一年为周期,只要有上涨或下跌20%以上的行情,系统都能抓住,并且能有很好利润。这些利润不但能摊平之前震荡行情的回撤,还能为账户带来不小的增值。

当送钱的行情来临时,还需要一个沉着的执行者。即使交易系统可以抓住送钱行情,但很多执行者未必如此幸运。执行者有可能因为之前连续震荡行情的煎熬,离开了盘面,在美其名日地“休假”,也没有安排合适的人选代为关注行情,于是错过了送钱行情;执行者也可能在之前的震荡行情中乱了阵脚,越做越亏,越亏越赌气,最后钱已经亏得差不多了,送钱行情到来时,已没有多少本金去“博”;执行者也可能因为之前的连续亏损,把头寸大大减小了,而当送钱行情来临时,又没有及时加头寸,只是赚了一点蝇头小利,还不够填补之前的亏损;执行者还可能在抓住送钱行情的一小部分后,感觉行情太激烈,害怕反抽而落袋为安吓跑了,错过了后续的一大段行情......

我们无法控制行情,但可以管理自己。让自己掌握一套能够把握送钱行情的系统,然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沉着执行这套系统,总会有行情给你送钱的。

接近圣杯的两个方法

交易的圣杯即使存在,凭借人类的有限性也不可能找到,即使真的找到,也没有能力百分之百去执行。虽如此,交易者还是有希望接近圣杯,至少可以找到接近圣杯的方法。

所谓的圣杯就是永久有效、所有的行情都有效的交易方法,那么,对交易者而言,接近圣杯的方法应该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方法:有10个以,上关联性很小甚至负相关的策略,有一个能够辨别现在是什么行情、将来一段时间是什么行情的人,这个人根据不同的行情选择不同的策略,形成几乎所有的行情都盈利的局面。

这10个以上的策略,应该包含了长、中、短周期,也包含了趋势、反趋势,总之能够粗略应对并且正确应对所有的行情。

当然,这10个策略不难找到,而1个能够辨别行情的人却很难找到,可能一亿个人里只有一个,可能需要超强的天赋,而且这个人的状态能否复制也是一个未知数。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开心、不开心、顺利、不顺利、喜人、烦人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情绪永远稳定,状态始终如一,另外一个人还有忙或不忙、累或不累的时候,还有家人、朋友、同事的七七八八的事情,还有很多社会层面甚全地球层面、宇宙层面的不可控变化,由此,其交易状态也就必然存在不稳定性。也许他这个月判断行情每次都是对的,而下个月就不太正确了;也许他去年判断行情的正确率超高,今年就失灵了。

因此,第一种方法虽然理论上存在,并且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其可持续性不可奢望。

第二个方法:有100个关联性小的策略,全部能够实现程序化自动交易,或系统出信号,人工手动交易,这100个策略同时运行,实现盈亏对冲之后的绝大多数行情、绝大多数时间的盈利。

100个策略难找,100个相关性小的策略更难找,这些策略必须覆盖超长、中长、波段、短线、超短线等周期,涉及所有活跃的品种(不同的品种策略也可以不同),包含趋势、反趋势、严格套利、宽泛对冲等形式,运用基本面数据分析、技术图形分析、数理统计分析、量化分析等分析方法。各种方式的搭配组合形成这100个策略,如此可以在日内趋势或震荡,波段趋势或震荡、中长期趋势或晨荡的行情中,都会有相应的策略胜出,赚取较多利润,其他不适应的策略则因为止损的明确而损失较少,这样盈亏对冲之后,绝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实现盈利。

在具体执行这100个策略时,要么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辅助,要么需要多个严格执行的下单员辅助。100个策略准确执行的难度不亚于开发难度。因为计算机自动执行100个策略,要保证网络畅通、要处理好滑点、处理好不成交单子的重新申报或撤单、处理好不同策略对同一个品种同一个合约不同形式的持仓或平仓动作....还要保证任何一个策略在单子下不进去或平不掉时电脑自动警报、行情快速波动时多个策略无法成交的及时合理处理等。可见电脑自动下单,确保100个策略准确无误执行,还是挺难的,而人工执行这100个策略,除了要解决电脑自动下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外,还要解决“人”的问题,准确无误地执行更难。

最后,这100个策略每年还需要新陈代谢,比如每年淘汰5~10个效果不好的策略,补充测试验证后更好的策略。这也是一件难事。

可能世界上也就只有这两种方法接近圣杯了,但它们依然不是圣杯。就像人类只能无限接近神,但不可能成为神(成为神可能是百亿分之一)。

价格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

看了《股票大做手回忆录》,对其中一句话最有启发:价格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

不管是用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量化统计分析,还是猜测、期望或占卜,我们总是喜欢预测价格将要往哪个方向运动。囚为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知道、并且准确的下一天的价格是涨还是跌,就能从市场赚到源源不断的钞票。每个人都可能偶尔知道明天价格的涨跌,但没有人能够持续地提前知道、并且准确知道明天价格的涨跌。

利弗莫尔他说“价格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可能包含了四个意思,①明天价格最有可能上涨;②明天价格最有可能下跌;③明天价格最有可能盘整;④明天价格可能上涨也可能下跌。

价格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那么最小阻力的路线又会是哪一条呢?一个品种所有时点阻力最小的路线有四种可能,①上涨②下跌③盘整④上涨下跌都有可能,但站在任何一个独特的时点,阻力最小的路线则只有一种,即上述四种中的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在哪些情况下阻力最小的路线是,上涨,哪些情况下是下跌,哪些情况下是盘整,哪些情况下是上下皆可。

下面我们就用股指期货K线形态识别的方法来举例说明这四种路线。

上涨下跌都有可能

2010年9月17日到9月29日连续六个交易日小阴小阳线,波动很小,价格几乎收敛为一条直线,这时阻力最小的路线可能是③盘整,也可能是④上涨下跌都有可能。但如果我们考虑到9月30日是国庆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之后一个交易日将是10月8日,因此行情在此处走出方向的概率要大于盘整的概率,因为国庆节后往往会有较大的行情,而节前最后一天往往会提前反应。由此在9月29日的K线走完之后,我们可以期待9月30日④上涨下跌都有可能。

上涨下跌都有可能

再看2010年10月8日,连续两根大阳线之后,按照以往的经验,接下来的一天即10月12日阻力最小的路线可能是①上涨③盘整,又考虑到10月8日是国庆后的第一天,上涨的行情很可能没有宜泄完,因此我们可以预期10月12日最有可能的走势是①上涨。

上涨下跌都有可能

盘整

行情从2010年9月底行情走到2010年11月底,已经经历了一波上涨和一波下跌,而在11月30日之前已经有连续多天的盘整行情,11月30日行情大幅下跌之后又收起一根较长的下影线(说明向下突破很可能失败了),由此我们预期12月1日价格阻力最小的路线应是继续③盘整。

盘整

行情走到2011年11月14日,我们看到之前有两次小幅上涨都没有延续,并且第二次小幅上涨的高点要比第一次低一些,而1月14日是继1月13日这根小阴线之后的一根中阴线,并且低点突破了前一次小幅上涨的起始地点,由此我们预期1月17日价格阻力最小的路线应是②下跌。

以上的四个例子,笔者只想说明一个品种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下一天价格阻力最小的路线应该是可以推测的。如果是趋势交易者,并推测出下一天是①上涨②下跌④上涨下跌都有可能,则可以考虑在下一天交易。

当然了,阻力最小并不是说没有阻力,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是大概率事件,而不是百分之百的事件。因为如果今天预测出某个方向的阻力很小,大部分情况下明天这个方向阻力也不大,但少部分情况下明天的阻力可能会变得很大,从而走出令人预料不到的行情。这种情况在我们上述的图片中也可以找到。所以投资者即使能很自信地预期明天价格阻力最小的路线,并确定参与交易,也必须设好止损,以防第二天行情不按我们的预期运动。

全世界最好的内幕消息

《股票大做手回忆录》第二句让我受启发的话是:对市场的观察带给你全世界最好的内幕消息。

某些股票投资者或期货投资者会由于自己没有充分的信息来源,或没有较强的资讯分析能力,而去打听所谓的内幕消息,即向他认为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人打听哪只股票或哪个期货品种会涨、会在什么时候涨等;如果他们无法找到发布内幕消息的人,也可能会从某些公开的资讯中假设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是“内部人士”,然后从“内部人士”说话的字里行间去挖掘内幕消息。

可能有投资者会认为根据内幕消息交易赢面会更大一些,实际上: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理性地分析一下内部消息是否可靠,能否依靠内部消息盈利。

第一类内幕消息:发布内部消息的人是认真的,内幕消息是可靠的。发布内幕消息的人必须是内部人士或和内部人士紧密相关的人士,这位朋友必须知道推动某个股票或期货品种涨跌的内幕消息,而且他又愿意真诚地把他知道的内幕消息和朋友或公众分享。这类内幕消息是可靠的,但是少之又少。

第二类内部消息:发布内部消息的人是认真的,但内幕消息是不可靠的。发布内幕消息的人不是内部人士或者只是内部人士的边缘人物,他以为自己得到了确定的内幕消息,或是他被核心内部人士刻意利用了(可能他有某些社会影响力或圈层影响力),他真诚地把他知道的“内幕消息”和别人共享,但很可惜这条内幕消息可能会害人。这类消息上去可靠,实际上可怕。

第三类内幕信息:发布内幕消息的人是忽悠的,内部消息是不可靠的。发布内幕信息的人可能是内部人士或内部人士的代言人,他为自己小集团的利益,故意发布虚假的内部信息,以便使行情往他们想要的方向运行,而他们则趁机获取利益;当然发布内幕信息的人也可能不是内部人士,只是一个喜欢瞎胡闹、乱说话的人,他只是信誓且且地说他有内幕信息,但他的内幕信息是他自己一厢情愿打造出来的。这类内幕消息是毒药,非常可怕。

由此看来,普通投资者想要获得可靠的内幕信息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被虚假的内幕信息欺骗倒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最好不要向别人打听任何内幕消息,如果一定要去了解某些可靠的内幕消息,则最好从市场的波动中自己分析获得。

就像利弗莫尔所说的那样:对市场的观察带给你全世界最好的内幕消息。其实所有真实的内部消息一定会在市场的波动中体现出来,我们只要读懂行情就能读懂内幕消息。虽然行情的波动不会告诉你具体的内幕消息是什么,但是它会告诉你内幕消息想要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其实你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内部消息是什么,你只要顺着内幕消息想要的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即可。

比如市场上有消息说某家上市公司怎么怎么不好,但这只股票只是在盘整、没有下跌,那么行情告诉你很可能是利益群体在收集筹码;而这只股票终于突破上涨,这时市场上的消息又变成说这家.上市公司的利润上升多少、有很多利好,那么行情告诉你利益群体在利用公众推高股票价格,你也可以跟进;而当这只股票盘整下跌,但是市场上的消息却是这家公司的经营没有任何问题、依然很好,那么行情则告诉你有可能是利益群体在出售筹码,你应该尽快立场,冷静观察。

做股票或期货投资,还是相信自己比较好。相信自己,至少在犯错的时候容易找到错误的根源。

不要在牛市行情里逗留得太久

《股票大做手回忆录》第三句让我受启发的话是:公众起初挣钱但后来输回去,问题出在在牛市行情里逗留得太久。

经历过中国股市2006年到2007年那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的投资者,一定会认同这样的观点:一波牛市到来的时候,不管任何一个点位,任何一个时间进场,都是可以嫌钱的。

只不过,有些人挣的钱变成了现金,而有的人挣的钱体现在账户上的浮动盈利,而且一直到最后它都只停留在账户上。

股票投资,在牛市赚钱不算本事,因为当牛市来临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赚钱;在牛市结束的时候,尽可能地把赚的钱从浮动盈利变成现金才是本事。在牛市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只有个别人担心在不久的将来行情的反转;在牛市刚结束的时候,只有少部分人意识到上涨行情可能不再持续了;当熊市开始的时候,少还有半数以上的人还沉浸在牛市的幻想中;当熊市波澜壮阔的运行时,依然有不少人期待下一波牛市的马上启动....

在牛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财运。如果我们是诚惶诚恐的人,牛市的一波小回调就害怕了,赶紧离场,就会错过后面的主升浪;如果我们是先知先觉的人,提前预测熊市的到来,就能提前离场,可能错过最后的疯狂,但可以确保绝对安全;如果我们是神仙,知道顶部在哪里,就能在到顶的瞬间离场,赚到最多的钱;如果我们是后知后觉的人,牛市结束、熊市开始的时候意识到市场出问题了,于是离场,保护了大部分利润;如果我们是不知不觉的人,当熊市波澜壮阔地到来时,依然不知道熊市来了,那也就只能吐光所有的利润,并且走向亏损.....股市中的散户投资者往往是第一种人或最后一种人,甚至是两种人的结合体。

总之,我们不能在牛市逗留太久,特别是在自己定义的“牛市”里一直逗留下去。

对期货投资者来说,在大牛市可以赚大钱,在大熊市也可赚大钱。不过,同样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自己定义的“大牛市”逗留太久,也不能在自己定义的“大熊市”逗留太久,否则还是会把账面利润全部还纷市场,甚至亏损出局。

另外,期货还有杠杆功能,因此在大牛市行情里穿插的一波下跌和大熊市行情中穿插的一波上涨,都必须小心应对,有些调整还需要出场观望(除非仓位很轻,才能持仓对抗较大的回调),才能使账户处在安全之中,并在下一段行情到来时从容进场。

投机事业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

《股票大做手回忆录》第四句让我受启发的话是:不论一位交易者有多么丰富的经验,发生交易亏损的可能性始终挥之不去,因为投机事业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看上去动动鼠标就能赚大钱、令无数人趋之若鹜的投机事业为什么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呢?抛开市场被设计出来的本质功能以外,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市场多变

市场的涨跌方向、涨跌幅度、波动形态总是在发生变化,有时候似乎有规律可循,过一段时间,这个规律似乎又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不再出现。好比2010年11月以来商品期货大幅提高手续费和保证金之后,很多品种的日内交易成本大大提高,较多短线炒手没有了盈利空间,只能被迫离开了市场。而他们的离开又使得较多原先非常活跃的品种的成交量下降,日内波动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进而使某些习惯日内交易的投资者一下子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从盈利走向亏损。

第二方面:人多变

市场的变化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把握,而我们自己的情绪变化、观点变化也无法百分之百把握。即使我们拥有了一套可以盈利的方法,依然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出错,万一在重要的节点出错,或者因为情绪不可控而一错再错,那么之前一切的努力都会白费。

第三方面:不可控力量无法完全杜绝

另外交易中还有一些外在的不可控力量,比如停电、断网、地震、火灾之类的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某位仁兄的多单本来想平仓,结果家里断电了,他又一时找不到期货公司的报单电话,于是单子平不了、留下了,结果第二天开始连续5个跌停板,直到他爆仓为止。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投机事业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这一事实呢?

1.采用半复利增长

我们知道资本市场最大的暴利就是来源于复利增长,但如果1万元复利增长到1个亿的时候,交易者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或是出现一个不可控的风险,那辛辛苦苦赚来的1个亿岂不是很有可能归零?所以能够盈利的投资者不妨采用半复利增长的模式,比如每次赚50%就取出一半利润,剩下125%继续操作,如此循环,不但账户资金逐步增大,取出来的利润也一次比一次多,到最后即使账户出点问题,也有足够的钱东山再起。

2.合理地分散投资

首先在期货品种方面分散投资,某些交易者会同时交易15个品种甚至20个品种,这不单是为了获取每一个品种的盈利机会,更是为了减小系统性风险。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不同种类的品种都配置1个以上。此外还有些投资者不但在品种上采用组合方式,在交易策略、交易周期方面也采用组合方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账户风险。

其次资本市场各项投资渠道也可以分散投资,比如在股票、期货、债券、基金、外汇等渠道分散。

最后还可以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散投资,比如在房产、股票期货、艺术品、股权、实业等领域分散,甚至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分散。

3.家庭生活费用百分之百保证

交易者在投机市场成功之后,不管自己操作的资金有多少,都应该保证整个家庭以后若千年内生活费用的充裕,就像利弗莫尔那样给老婆和孩子留下了足够的年金过完一辈子。

是足够大的波动成就了你的可观利润

在期货交易中,如果看错了,做错了,那么必然亏钱;如果看错了,“一不小心’做对了,那是运气,可能赚钱可能赚不到钱,即使赚钱也不可复制;如果看对了,做错了,结果也是亏钱;如果看对了,做对了,没拿住单子,也只能赚到一点小钱;只有看对了,做对了,拿住了才能赚到该赚的钱。

当我们在一波行情中赚到了可观的利润,那是因为自己看对了、做对了、拿住了,确实如此。但这只是造就利润的主观原因和间接原因,成就利润的客观原因和直接原因是:这一波行情有足够大的波动。

如果行情波动很小,即使看对了、做对了、拿住了,也只能赚点小钱,甚至还可能赚不到钱。对做任何交易周期的交易者来说,必须找到、做到波动足够大的行情,才能赚到可观的利润。做短线的,需要日内波动大一点;做波段的,需要三五天的单向说,必须找到、做到波动足够大的行情,才能赚到可观的利润。做短线的,需要日内波动大一点;做波段的,需要三五天的单向波动大一点;做中长线的,需要一、两个星期或更长时间的单向波动大一点;否则叮观的利润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对交易者来说,在战略上、战术上、战斗中都应该有对应的策略和措施。

战略上,我们要去抓波动幅度大的行情,也就需要掌握分析、识别该行情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抓住该行情的操作水平。

战术上,我们应该去做波动幅度比较大的品种,只有这些品种才可能实现我们想要的利润。如果去做玉米、小麦,那么可观的利润是不可能得到的。

战斗中,根据自己的分析,单子进场后,在未触及止损的情况下,特别是已经盈利,未触及移动止损或止盈的情况下,要拿得住正确的单子。

虽然市场由一个个带着主观预期的交易者组成,但对任何--个普通交易者而言,市场的运动是客观的,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我们掌握了一种盈利模式,只能是我们自己去找匹配的行情、匹配的品种,而不可能是让行情或品种按照我们的盈利模式运动。在自己的交易周期下,在自己的盈利模式下,想办法找到波动幅度足够大的行情和品种,并且拿住正确的单子,才能让大的波动成就你的利润。

顽固的逆势者先死,顽固的顺势者后死

不管是长周期还是短周期,70%以上的行情波动是震荡,只有不到30%走势是趋势。在震荡行情中,反趋势交易者赚钱,在趋势行情中,顺势交易者赚钱。市场总是在不同的时刻成就不同风格的投资者,但与此同时,市场也在不同的时刻消灭不同风格的投资者。

投资讲究的是持久性,长时间的生存比短时间的盈亏重要得多。所谓的市场贏家,讲究的是一个完整周期的盈利,和下一个完整周期的盈利,而不是截取一小段时间的盈利。不管是顺势交易者还是逆市交易者,只要操作得当,都能在特定的行情中赚到钱,并且在整个行情周期中保持盈利大于亏损,从而成为市场的贏家。比如顺势交易者如果能在震荡行情中不参与市场,或是通过较好的规避、过滤、尝试、止损体系,亏较少的钱,而在趋势行情中能够较好地抓住趋势的一大段,则可以成为盈利者;同样,逆市交易者如果能够在震荡行情中不断地低买高卖,不断地赚取和积累利润,然后在趋势行情中知难而退,或是用数次小的亏损度过,则也可以成为盈利者。

期货市场的包容性很大,聪明的顺势交易者和聪明的逆市交易者都能生存,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

期货市场的惩罚性也很大,顽固的顺势交易者和顽固的逆市交易者都会被市场淘汰。

一个投资者一进人市场或一开始交易时,遇到震荡行情是高概率事件,这时逆市交易者会捞到很多好处,来回赚钱。一笔单子下进去,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扛一下,行情总会来回,并且还能获得盈利,于是顽固的逆市交易者出现了。他被不止损的逆市交易宠坏了,被极高的正确率振奋了,也被大量的利润迷惑了,也就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操作方法”。而一旦一波中大级别行情来临时,他只会不断地逆市加死码,期待行情的回来,而当他的筹码全部加完行情却还没有回来时,他已经亏了很多,这时他还是会“坚决”地扛一扛,直到利润和本金都被吞噬殆尽。

而对顺势交易者来说,经历了一段难熬的震荡行情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波流畅的单边行情,让他们赚了一笔。只不过绝大部分大行情不会一波就走完,行情很可能是一波三折的,灵敏的顺势交易者会进进出出很多次,分段抓取利润,当然也会错过一些机会,而“坚定”的顺势交易者则会在他认为行情还没有走反之前,坚央持有头寸,期待回调后的下--波行情,他们虽然承受了或多或少的回撤,但却吃到了相对更完整的行情。于是顽固的顺势交易者出现了,他会在他认定的趋势行情中坚定持有单边头寸,他会把止损幅度放得很宽,因为历史多次证明,只要大趋势没有被破坏,再大的行情回调也只是临时的,要不了多久,价格还是会向原来的方向前进。顽固的顺势交易者确实能在数次趋势行情中吃到更多利润,但是总有一次中间回调很深的趋势行情,让他大亏之后再出来,并且在他出来之后,行情再次启动,于是他再次跟进,可惜又来了一次很深的回调...当然,最后这位顽固的顺势交易者也被淘汰出局了。

市场总在变化,我们总是不能看透市场的变化,历史总在重演,历史又总是不完全重演。不管是顺势交易还是逆市交易,轻灵一些、和市场的波动贴得稍微近-一些总是好的。当然,如果你能找到趋势和反趋势的灵活切换,那就真的找到了交易的圣杯。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史蒂夫.尼森著、丁圣元译的《日本蜡烛图技术》中有一句话“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正是蜡烛图技术所追求的境界。的确,无论多大规模的市场运动,总是从最微小的蛛丝马迹发展起来的。”

成规模的市场行情的发展,从事后来看,确实会有很多蛛丝马迹,而在经历中,能否识别和捕捉这些蛛丝马迹往往会成为能否抓住后续行情的关键。

如果说秋天是可以有所收获的成规模的行情,那么在秋初的那些落叶便是这波行情的蛛丝马迹,一片落叶就像是一根K线,能够识别和捕捉的人,就能得到秋天的果实。

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句话中,悟到三点:

第一,从落叶判断秋天的来临,是可行的。秋天的开始有很多迹象,比如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太阳距离的变化、人们整体情绪的变化、流行疾病的变化等,落叶是其中一种迹象,是能够看见、能够识别、能够感悟、能够利用的一种迹象。在行情发展中,一根根K线就是一片片落叶,通过识别K线米判断规模行情的来临,是可行的。通过识别K线得出规模行情的判断或许只是一个概率,但只要这个概率能被接受,只要有止损措施的配合,去抓取这个概率的价值依然是很高的。

第二,不是随便一片叶子落下来,就能判断秋天已经来临或即将来临。春天孩童的玩要会导致落叶,夏天的暴雨也会导致落叶,一棵病树在任何时节都可能有落叶,这些落叶和秋初的落叶不同,我们必须能够识别出来,才不至于被迷惑而莽撞判断秋天的到来。不同的K线能够揭示的后续行情是不同的,某些K线的后续必然不能出现规模性行情,另一些K线的后续则可能出现规模性行情。雷同的K线出现在不同的点位、不同的形态中所意味的含义还是会有差别,极度相似的两根K线,在不同的行情阶段出现,所代表的后续行情的发展可能往往是不同的。不能看到似是而非的K线,就随意判断规模性行情的到来。

第三,要具备识别那片特殊的叶子的能力,做好迎接秋天的准备,当秋天来临时,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享受累累硕果。在不同的行情阶段,预示着规模性行情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那根K线或那组K线应是不同的,交易者若能加以区分和识别,并且在识别后建仓,则可能获得较大的收益。

片面分析和主观决策

任何交易者,哪怕是有着多渠道、很可靠的信息来源,其接触到的信息必然不是全面的,用不全面的信息分析得出一个品种或整个市场的涨跌判断,显然不一定是正确的。

任何交易者,哪怕是高手,其所掌握的技术分析方法必然是不全面的或是具有个体独特性的,用不全面的或个体独特性的技术分析方祛去分析市场,显然得出的只能是一个片面的个人见解。

其实我认为,任何交易者在期货市场所做的分析必然是片面分析,根据自己的分析所做的决策必然是主观决策。

时下所谓的“程序化交易”,“客观投资”、“量化投资”,无非是具备一致性特征的主观决策,而所谓的“经验交易”、“主观投资”、“盘感交易”,无非是非一致性的主观决策。

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的市场,只是我们看到的,并非市场的全部,也不可能是市场的本质。

我们天天在看的K线、均线、MACD等,都不是市场运动本身,而是表象。哪怕是分时线、TICK图,也不是市场本身,它们只是更接近市场运动本质的表象而已。

我认为市场运动的本质,是所有参与者,用自己的观察感悟模式和分析方法,带着自己的预期和情绪,用自己的钱或别人的钱,进行涨跌投票的运动。在不同时点,投票的人群组成有不同,每个人的预期有不同,每个人的情绪有不同,每个人能够投人或愿意投人的金钱数量有不同,所以市场投票的运动一直在变化,投票的结果也一直在变化。

说到底,市场运行的本质只能笼统说明,而无法真实展现、无法清晰描述。我们只能说明它是什么,却无法把几万个人的交易行为、交易情绪、交易预期同时展示在人们面前。也正因为我们无法精确描述它如何运行,所以要借助图形和数字的表象去观察市场本质,用图形和数字的表象的变化寓意市场本质的运动。

任何交易者,首先是市场的观察者,说得更具体一点则是市场表象的观察者(有人自认为是市场本质的观察者,但市场本质只能言及,无法观察)。任何观察者观察的知识市场的表象,而且在观察时必然融入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预期、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灵感去理解市场。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图,会有不同的想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绪和状态之下、在不同的分析和交易水平之中,看同一个图也会有不同的想法。然而图就在那里,所有观察者的所有想法和预期都是主观的,不管其想法是一致性的还是非一致性的。

所以说,不管是客观投资的分析方法,还是主观投资的分析方法,都是片面分析。不管是一致性的决策,还是非一致性的决策,都是主观决策。用片面分析去分析全面的市场,用主观决策去处理客观的行情,这是任何交易者的无可奈何,也是任何交易者都必须敬畏市场,必然不可能战胜市场的核心原因。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