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货遇上股指会出现什么状况?什么叫做联姻股指?

当期货遇上股指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成为继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之后的中国内地第四家期货交易所,也是中国内地成立的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填补了中国内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进入了金融结构的调整阶段。该交易所为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制,这也是我国内地首家采用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第一个品种就是沪深300指数期货,股票指数和期货第一次在中国的大地上结合成统一的金融工具。本节主要介绍股指期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当期货遇上股指会出现什么状况?什么叫做联姻股指?

股票指数期货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在具体交易时,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价值是用指数的点数乘以事先规定的单位金额来加以计算的,如标准普尔指数规定每点代表500美元、香港恒生指数每点为50港元等。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一般以3月、6月、9月、12月为循环月份,也有全年各月都进行交易的,通常以最后交易日的收盘指数为基准进行结算。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其风险是通过对股市走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操作来相互抵消的。它与股票期货交易一样都属于期货交易,只是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是以股票指数的变动为标准,以现金结算,交易双方都没有现实的股票,买卖的只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进卖出。

联姻股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股票市场取得飞速发展,上市股票数量不断增加,股票市值迅速膨胀。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例:1980年其股票交易量达到3749亿美元,是1970年的3.93倍;日均成交4490万股,是1960年的19.96倍;上市股票337亿股,市值12430亿美元,分别是1960年的5.185倍和4.05倍。股票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信托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取得快速发展,它们在股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并逐步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动荡加剧,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利率波动剧烈,与利率有关的债务凭证纷纷进入期货市场。特别是1981年里根政府以治理通货膨胀作为美国经济的首要目标,实行强硬的紧缩政策,大幅提高利率,导致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股市受到沉重打击,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市风险日益突出。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降低风

险,然而进行组合投资的风险管理只能降低和消除股票价格的非系统性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KansasCityBoardofTrade,KCBT)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1(CommodityFuturesTradingCommission,CFTC)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但期货和股指的结合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2(SecuriticsandExchangeCommission,SEC关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管辖权存在争执,另外交易所也未能就使用道一琼斯股票指数达成协议,该报告迟迟未获通过。直到1981年,新任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菲利普·M.约翰逊(Philipm.johnson)和新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夏德(JohnShad)达成“约翰逊一夏德”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才为股指期货的上市扫清了障碍。

到1982年2月16日,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的报告终于获准通过,24日,该交易所推出了纽约阿诺德·伯恩哈德公司的价值线指数(Valuelineindex)期货合约的交易,从而标志着股指期货的诞生。交易开市就很活跃,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此后,美国的其他交易所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了股指期货。

(1)1982年2月24日,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价值线指数期货。

(2)1982年4月21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标准普尔500股指期货。

(3)1982年5月6日,纽约期货交易所1推出了NYSE综合指数期货。

(4)1983年8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AMEX2)的MMI指数期货。

其中芝加哥商业交易所4月21日推出的标准普尔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交易量就达到3963张。包括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在内的金融期货交易的增长是惊人的。1977~1984年,农产品等一般商品期货交易增长了1.7倍,而金融期货交易增长了数于倍。从所占比例来看,1977年,农产品等一般商品期货的交易量占77%,但到1984年,则降到了38%,而同期金融期货的交易量从3%上升到49%,其中,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发展尤为迅猛,1984年合约数高达1844万份,占全部交易的12%。

股票指数期货的创新,不仅在美国得到推广,同时也备受各国金融界的关注,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1)1983年悉尼期货交易所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普通股票指数为基础,推出自己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2)1984年5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办了《金融时报》100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开办恒生指数期货交易。

(3)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开办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4)1988年9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分别开办了东证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和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目前,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最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交易也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

相对股票现货交易而言,作为世界上目前交易量最大的一个期货品种,股指期货的交易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较高的杠杆比率、较高的市场流动性、较方便的卖空交易等特征。正因为同股票现货相比,股指期货具有上述优势,股指期货被投资者视为一种得力的投资工具,成为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手段和从事套利交易的常用工具。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