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盘过渡的时机在哪里?怎样给实盘定位呢?

实盘过渡的定位

在实盘交易之前,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必须的,但是掌握了技能并不代表就能稳定盈利了,这只不过表明获得了一张“入场券”而已。接下来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心理磨合,对于操盘手的职业生涯来讲,能否顺利通过实盘的检验,才是一道真正的“鬼门关”。”

实盘过渡的时机

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成为蝴蝶之前,它只是一只蛹而已。要想: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它还需要经历一场蜕变,才能破茧而出,成就自己的美丽。同样如此,一个操盘手在成为真正的操盘手之前,也需要经历-场蜕变,才能成全自己的事业,而在此之前的种种历练都只是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蛻变,对于一只蝴蝶也好,对一个操盘手也罢,都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时刻。

交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正式交易之前,进行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模拟交易是十分必要的。那什么时候可以考虑上实盘,或者模拟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上实盘?这是事先必须要明确下来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能够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之所以会犯下或者过于轻率、或者过于保守的错误的缘由,也是由于人性所固有的弱点造成的。有些投资者会更看重投机交易带来的机会,在心理上就表现得更为急功近利一些。于是他们在模拟依然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就急于要在实盘交易当中一试身手。这种做法无异于一闭眼睛就眺进了游泳池,然后再去熟悉水性.磨炼技巧。这种情形极易发生在一些个人投资者的身上,由于没有外人加以约束,他们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种做法当然是很不理智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必须事先规定一个明确的、可以检验的标准,这-标准必须包含“质”与“量”两方面的因素。

实盘过渡的时机在哪里?怎样给实盘定位呢?

在“质”的要求上,到了模拟阶段的后期,在连续10个交易日里,至少要有七八天是盈利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贸然做实盘交易,显然是过于轻率了点儿。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结果的获得,必须是在交易策略、交易技巧都执行得规范的前提下获得的才能算数。这就意味着基本没有随意加仓、平摊成本、死熬硬等之类的错误行为。

在“量”的要求上,首先要求每天要有一定交易量的保证。试想如果一天只做几手,也没有什么不规范的操作,即使连续若千天盈利了,那么这种盈利也是不可靠的。同时也是指在交易总量上,要有一定数量的积累,这一总量至少要有10000手以上。在这两方面做出的任何妥协、姑息、迁就行为,都是把交易当作儿戏一样看待了。

在交易的技艺尚不成熟的时候,抱着急功近利的心理,仓促应战固然不可取。但是过犹不及,一个操盘手已经达到了足以应对实盘交易的程度,依然还不让他们上实盘也会滋生一定的问题。秉持着谨慎的原则,适当地增加模拟的难度、延长模拟的时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限度,并不是模拟的时间越长越好。迟迟不肯让操盘手上实盘,这种情形更经常地发生在一些投资团队里。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