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纱不惧利空 价格联袂上行

进入6月下旬,特别是7月下旬以来,国内不断出现棉花价格已经形成向上突破走势的声音。与此同时,棉纱价格一改6月20日—7月20日的小步上行态势,7月下旬开始跟随棉花价格上涨步伐,且有“后来者居上”的迹象。

目前,总量60万吨的国储棉,每日均在竞价销售,日成交率为100%,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有效供应。

更为重要的是,总量70万吨的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也已下发,需求端可以自由地从多个保税区采购棉花。

此外,由于气温回升、光照充足,新疆棉花生长进度加快,多地棉花发育良好,在棉花市场供应日渐增加之际,国内棉花、棉纱价格却不跌反涨。

虽然预计今年我国新棉总产量较为乐观,但产不足需的格局依然难以改变。国储棉库存剩余数量不大,未来可动用的调控力量有限。

成本抬升令棉花、棉纱价格失去了下行空间。价格传导顺畅,纺纱利润良好、订单较为充足等令棉花、棉纱价格不断迈上新台阶。

当前新疆棉花长势良好,单产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种植面积下降对总产量的不利影响。此外,持续的高温天气缓解了前期低温冻害造成的生长迟缓,但棉花整体生长发育进度仍晚于去年。截至目前,全疆现蕾率已达100%,且病害较轻。

近年来棉花价格居高不下与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是分不开的,今年新疆棉花种植成本又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地租,还是种子、化肥、农药与人工费,均在增加,重要的是轧花厂产能过剩让籽棉收购重现“抢购”现象。

与此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一些地区蔓延,国内纺织企业与纺织产品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促使棉花、棉纱的价格传导更为顺畅。

棉花、棉纱价格到达高位后,是掉头向下,还是强势振荡,这除了与下游实际需求有关,还与宏观环境和疫情防控有关。

从当前经济情况看,下半年通胀概率较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经济复苏预期较强,对棉花、棉纱价格形成利多,但全球疫情防控依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