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期货:高炉的“主菜”——“生生不熄(息)”的焦炉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会使用优质的煤替代木炭炼铁,推动了一次炼铁技术的进步,但直接用煤炼铁也存在一些天然缺点。因为煤在炼铁炉内燃烧时很容易开裂破碎,影响炉体的透气性;即使是优质的煤与木炭相比,含硫及其他有害杂质也相对较高,会影响生铁的质量。中国人随后受到用木材加工木炭的启发,把煤(炼焦煤)在不完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利用煤自身的燃烧加热炼成焦炭,再用焦炭来炼铁,可以说是扬长避短,既保留了煤的长处,又避免了煤的缺点。

据史料记载,中国使用焦炭炼铁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是世界最早使用焦炭炼铁的国家,但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炼焦生产一直采用手工作坊型的经营方式,真正推动焦炭大量产业化生产的,是名为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的英国人。他于1709年成功地利用焦炭炼出了高质量生铁。随后他的焦炭炼铁技术迅速在欧洲和北美洲传播开,焦炭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炼焦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呈拱形的土焦炉大多连成片,建在山坡上,有时多达数百孔,远看酷似蜂窝,被形象地称作“蜂窝焦炉”,这是早期形成产业化生产的炼焦炉,所炼出来的焦炭就是已被逐步淘汰的 “土焦”。

早期的土焦炉构造简单,成本极低,容量小,周期长,燃烧效率低。随着炼焦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机械替代了人工填装与扒焦,焦炉容积也越来越大,还通过改变加热方式做到了完全隔绝空气干馏炼焦,先后出现了现今主要的两类大型焦炉:顶装式机械焦炉与捣固式机械焦炉,所生产的焦炭就是现在所谓的“机焦”,质量也有了本质性的提高。按照不同的质量指标要求,把机焦细分成特级焦炭、一级焦炭、准一级焦炭与二级焦炭。2011年4月,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焦炭标准品就是准一级焦炭。

现代焦炉已是容积大、结构复杂的大型生产设备,炼焦周期也大幅缩短至二十几个小时,因此生产效率与早期的土焦炉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别,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焦炉的建造工艺与成本也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新建一座现代焦炉一般需要近1年的时间,且投产后就只能“生生不熄(息)”。现代焦炉不能停熄,是因为焦炉主体结构的内部是用多种耐火砖砌成的墙体(一座中小规模的焦炉耐火砖使用量达到8000吨以上),耐火砖一旦升高到一定的温度后,就不能有明显的降温,否则会使焦炉墙体出现裂缝,无法使用,而更换耐火砖从一定程度上差不多相当于再次新建焦炉,产生成本较高。焦炉 “生生不熄(息)”的特性,当遇到焦炭需求明显下降或产量明显过剩时,想通过供给调节,以实现供需的再平衡,就很被动。

中国近代第一座炼焦炉于1919年在辽宁鞍山诞生,后在战火中曾遭破坏一度熄灭,新中国成立后修复重启,从此新中国炼焦产业的发展也开始“生生不熄(息)”。1957年起开始自己独立设计建造,至1970年中国炼焦炉的建造已达到较高水平。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炼焦产业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到1991年中国的焦炭产量超过苏联,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并延续至今。焦炭生产不仅可以自给自足,中国甚至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出口国。

(注:现代焦炉建成投产后,一般能够连续生产(炉龄)25年左右,部分焦炉在操作与维护好的情况下可达30年以上。)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