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期货投机交易有何吸引力

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合约的陆续上市,使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类期货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品种的交易特点及特性区别于其他期货品种。

进行任何一项投资活动之前,投资者必须明确一点: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定要对投资品种的特性、交易规则、交易时间、影响因素作系统深入的了解。否则,盲目进入,势必会导致惨重的损失。这一点对于期货投资尤其重要,因为期货交易采取保证金制度,以小博大,赔赚都是按放大后的倍数计算的。

具体说来,大豆期货品种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01.成熟活跃

大豆是一种价格波动剧烈的国际性商品,影响因素众多,如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的气候条件,供求状况、库存、进出口和政府农业政策等。大豆期货有100多年的历史,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东京谷物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合约交易十分活跃,成为榨油厂、贸易商和饲料企业等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有利场所,尤其是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全球大豆贸易的一个指标性价格。

在中国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是最活跃、最成熟的期货品种之一。这是因为中国每年的大豆进口量约占需求量的80%以上,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再加上大豆产业链比较长,从大豆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再到消费企业,涉及面很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变动,都会导致期价的波动,因此吸引了众多套期保值者和投资者的参与。

02.季节性明显

作为农产品,大豆有明显的生产周期,每年的价格也呈周期性变化。

(1)供应的季节性。北方春大豆10月份收获,但由于刚收割的大豆含水分较高,运往南方销区易变质,不易储存,需要晒晾后才可外运,故大宗外运要比新作大豆上市迟一个月左右。同时,粮食部门或其他粮食经营单位根据当年产量丰歉及价格变动趋势会有囤积或急售现象,给贸易市场价格带来难以预测的变化。但基本规律是,供应充足或产量较多的年份,11月份到1月份期间市场大豆供应量较多,以后月份相对较少;供应短缺或生产量相对减少时,11月份到1月份市场大豆供应相对较少,以后月份供应相对均匀,这是囤积作用引起的。

(2)需求的季节性。大豆一年四季都有消费,而且消费量较大。近几年消费需求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需求的季节性已越来越不明显。一般在7—9月份大豆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3)价格变化的季节性。11月由于新豆开始上市,价格不断下降,到1月份由于新豆继续上市,价格下降到最低,此后价格开始逐渐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左右的速度上升;若减产年份,9月份到11月份大豆价格上升较多。所以大豆贸易最关键的月份是当年9月至第二年1月份,交易量大,价格变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产需情况,风险也最大。同时,这几个月份对全年大豆价格起着主导作用,标志着价格变动趋势。

03.与外盘联动性强

1995年之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但在1993年、1994年中国大豆连续两年大丰收后,由于玉米、小麦、稻谷国家定购价提价幅度远远高于大豆,而大豆生产成本又大大高于其他粮食作物,致使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1995年、1996年,中国大豆连续两年减产,国内供给不足,需求却持续旺盛,大豆价格居高不下。为此,国家及时调整进出口政策,增加进口,减少出口,1995年中国首次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并持续快速增长,2001年以后大豆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此后进口速度持续加快。因此,中国大豆价格与国际价格联系极其紧密,与CBOT大豆走势联动性强。投资大连大豆期货,不仅要深入分析国内大豆的供求形势,而且要密切关注CBOT大豆的影响因素。

目前,大商所大豆期货与国际主要期货交易所及国际现货市场的大豆价格之间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在国内外期货市场的相互影响中,“中国因素”通过期货市场间的影响融入国际大豆贸易价格。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需求国,其供需情况的变化以及相应的采购行为对世界大豆产业有着重大影响。据统计,2008年大连大豆期货价格与CBOT大豆期货价格以及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2、0.9568、0.9579、0.9039(东京谷物交易所大豆期货由于活跃度不足,所以各地与其相关系数均相对偏弱,但DCE与TGE的相关系数仍达0.8613)。研究还表明,大商所大豆期货合约在利润率和风险波动率等方面的指标对CBOT大豆期货合约也存在明显的传导效应。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