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期货》:稻花香里说丰年——水稻的价格影响因素

六、稻亦有道(水稻的价格影响因素)

作为我国的主粮,稻谷价格受到国家政策调控影响,随着稻谷生产与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程度的加深,稻谷价格不仅受国家政策因素、稻谷供需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到宏观经济、国际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动、成本收益考量、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

(1)决定稻谷价格的根本因素

供需关系是决定稻谷价格的根本因素。当稻谷需求增加,供应短缺时,稻谷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价格必然下跌。对稻谷来说,供给方面的因素包括:前期库存量、当期生产量、商品的进口量;需求方面的因素包括:国内消费量、出口量、期末商品结存量。考虑稻谷的供应时,往往需要关注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农产品“靠天吃饭”的特性比较明显。

(2)不可忽视的国家政策

在我国,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稻谷要用于储备,因此,每当新粮上市,国家对稻米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开竞价拍卖、储备等政策对稻米的价格走势影响较大。此外,国家的粮食产业政策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对稻米的供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价格。如各项惠农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稻谷的生产。

(3)成本收益的重要性

农民种植稻谷要考虑很多成本,包括种子费、化肥农药费、雇工成本、农膜费、土地和机械租赁费等。尽管对农产品来说,成本并非价格的“铁底”,但如果价格低于种植成本,就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影响下季的稻谷种植意愿。

(4)季节性的冲击

稻米的价格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每年9—10月、12月至次年1—2月为消费旺季,稻米价格上涨;3—5月、10—11月为消费淡季,价格通常下跌。每年6月为青黄不接时期,价格开始回升;7、8、9月为收购旺季,稻米价格通常上涨。

(5)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联动影响

随着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和国内商品化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越来越紧密。稻谷的价格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受到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还受到不同地域、进口稻谷价格变动的影响。

七、稻谷类期货简介

1993年6月30日,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粳米期货,结果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粳米期价出现了三次大幅拉升:第一次, 199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现货价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粳米期货从1400元/吨上升至1660元/吨;第二次,1994年春节前后,受国家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期价从1900 元/吨涨到2200元/吨;第三次,1994年6月下旬至8月底,在南涝北旱自然灾害预期减产的心理作用下,期货价格从2050元/吨上扬到2300元/ 吨,9月初价格又攀升至2400元/吨左右。

2019年9月6日,国务院在全国加强粮价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工作重点。受政策面的影响,上海粳米期价应声回落,价格连续4天跌至停板,成交出现最低纪录。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券委《关于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和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管理的请示》,粳米交易迅速归于沉寂。

2009年4月20日,郑商所推出早籼稻期货,2013年11月18日推出粳稻期货,2014年7月8日又推出晚籼稻期货。至此,三大类稻谷品种全部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见下表)。(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