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价格分析 尿素期货入门须知

2009年之前,我国尿素价格主要以政府指导价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化肥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尿素市场已完成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主要由供求关系确定,市场定价机制基本形成。

尿素产品集周期性、季节性、地区性等供需矛盾于一身,兼具农业、工业概念,还与能源密切相关,其价格受原料成本、供需结构变化、经济运行周期、国际市场变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频繁。

相关优惠政策相继取消,价格市场化程度高。尿素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化肥和氮肥品种,关乎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大局。国家对其发展高度重视,历史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和规范行业发展的政策,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化肥是支农产业,我国化肥行业曾长期享受运输、税收、用电和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多数优惠政策逐步取消。

淡季储备政策:为了解决化肥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矛盾,平抑化肥价格波动,2004年底开始,政府着手实施中央和地方两级的化肥淡季储备。尿素作为第一大化肥产品,总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但随着化肥行业优化产业升级,行业产能过剩较前两年有所缓解,储备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由于国内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为缓解春耕化肥供应压力,国家发改委又进一步提高了化肥淡储总量。

运费优惠政策:化肥产品长期以来一直享有铁路运费优惠。2003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铁道部调整铁路货运价格,但对化肥铁路运价仍执行原优惠政策,以保证化肥行业发展。近年来,随着化肥行业产能扩张,产能过剩局面突出,自2009年至今经历了五次运费调整,与其它普通货运相比,虽然化肥运输仍享有一定的优惠,但化肥运费涨幅均超过普通货运运费。运费优惠幅度收窄。

电价优惠政策:为保证化肥企业生产,长久以来,我国对生产能力在30万吨以下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生产企业执行中小化肥优惠电价,一般比大工业用电低0.1~0.3元/千瓦时。2003年12月国家对电价进行调整,明确不调整化肥生产用电价格,继续保留原来的优惠电价政策。但随着化肥行业逐渐发展成熟,产能过剩矛盾凸显,2008年6月、2009年11月国家两次上调销售电价,中小化肥用电价格同步上涨。2015年,各省化肥企业电价优惠幅度明显降低。2016年4月20日起各地全部取消电价优惠。2017年全年均为高电价,年平均电价同比上涨3%左右,氮肥生产成本增加。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